10长亭送别 ppt.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长亭送别 ppt

课前准备 课本 本课导学案 典型习题本 双色笔 组别 得星 优秀个人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9组 导学案反馈 死生契阔①, 与子成说②。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①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聚合;阔,离散。 ② 成说:“说”一种认为读shuō, “成说”就是“说成”,订立誓约的意思。 一种认为读yuè,为通假字“悦”。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知识,认识王实甫的《西厢记》。 2.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3.探讨【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曲子词,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一、元曲: 分为散曲和杂剧 ●散曲:清唱用。包括小令和套数。 小令是单曲,套数是同属于一个宫调的成套的曲子。 ●元杂剧:演出用。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有完整严密的结构体制。 1. 元杂剧的角色 分为末、旦、净、杂等。 末是男角,有正末、副末、外末等 旦是女角,有正旦、副旦、 小旦、老旦等 净是刚烈豪强及滑稽人物 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 2.元杂剧的戏剧语言 包括科介、宾白和曲词。 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 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 杂 末 3.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一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 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两个楔子。楔子一般放第一折前,介绍剧情,类似序幕;也有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一折必须用一套曲调。一本杂剧要唱完四套曲子,而且只能由(男)(女)主角一人唱曲,其他角色只能念白。由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主唱的叫旦本戏 4.元曲中的“四大” (1)元曲四大家:白 马 “观” 光 白 朴 关汉卿 郑光祖 马致远 (2)元杂剧中的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梧桐雨》 赵君祥《赵氏孤儿》 (3)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 王实甫《西厢记》 白 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 二、王实甫《西厢记》 1.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其剧多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曲词优美。 2.《西厢记》 (1)主题:反映的是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正面了提 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 (2)地位:在元代和明代被称为“杂剧之冠”。 (3)结构: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为第四本第三折。写的是张崔二人私下结为夫妻后,张生被老夫人逼迫上京赶考,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的场景,这场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 三、预习反馈:基础知识 1筵席 2玉骢 3迍迍 4金钏 5靥儿 6揾做 7凄惶 8余荫 9挣揣 10拾芥 21綉衾22嘱咐23青鸾 24栖迟 25暮霭 26胸臆 11蹙眉 12谂知 13厮守 14玉醅 15泠泠 16吁气 17经忏 18徘徊 19赓 20长堤 yán cōng zhūn chuàn yè wèn huáng y ìn chuài jiè cù shěn s ī pēi líng xū chàn huái gēng dī qīn fù luán qī ǎi yì 四《长亭送别》故事梗概 故事情节 送别途中 长亭饯别 临别叮嘱 惜别目送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巧妙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请从中任选一首进行赏析,合作探讨以下问题: 1.该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备注(1)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特性①景物②名词③个数可数。如“举头望明月”的“明月”。 (2)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