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员HSE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事故简介 现代石化行业系统的复杂性,与原来传统习惯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原来传统的解决方式不同了。 如传统工业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针对两个方面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靠提高人的意识; 物的不安全状态——靠安全技术、工艺,提高质量、减低安全和环境风险; 但用传统的观念解决现代石化企业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现代客观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 * * * * 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应描述到“根源或状态”,包括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如:司机酒后驾车、车辆刹车失灵、电焊机的电线挂在脚手架上、上桥斜坡道边无防护、预留洞口无防护、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机械带故障作业、焊接工不按规定配戴个人防护用品、手持式电动工具未安装漏电保护器、木工房电线老化、食堂明火上拉设电线、宿舍私接电炉子及电饭锅、使用蜂窝煤取暖无通风设施等。 * * * 火车:行车路线,停靠地点、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以保证万无一失 出租车:路线和停靠完全不固定 今年火车相撞事件的解释: 看到或经历过火车相撞事故的请举手? 看到火经历过出租车事故的请举手? 火车:行车路线,停靠地点、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以保证万无一失 出租车:路线和停靠完全不固定 今年火车相撞事件的解释: 看到或经历过火车相撞事故的请举手? 看到火经历过出租车事故的请举手? * * 执行 HSE体系建设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深,也不复杂,我们只要做到—— 参与 5、员工职责 * 危害识别 培训 作业文件订、修定 现场管理(安全审核、设备设施完整性) 职业健康建设 应急预案演练 … 5、员工职责 参与 危害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损害的因素。 5、员工职责—参与危害识别 滑倒,头撞在泵上,死亡 滑倒,倒下,摔断腿 滑倒,扭伤踝骨 滑倒,恢复平衡 泵漏油,地面滑 1 起致命伤害事故 30 重大伤害事故 300 记录伤害事故 3000 接近于失误或需要一级援助的事故 30000 危 害 危险因素金字塔层次(海因里希法则) 5、员工职责—参与危害识别 风险: 狭义的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5、员工职责—参与危害识别 HSE管理体系的核心——风险管理 所有的管理文件、作业文件都是控制风险的指导措施。 5、员工职责 将危害因素、风险控制的结论包含于日常工作程序中 第 * 页 措施 规章制度 办法 标准 方案 计划 票证 应急 预案 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 措施 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文件 写你所做的 5、员工职责—参与作业文件订、修定 * 对风险担忧 ? 对风险了解 ! 5、员工职责—参与培训 主动参加HSE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 危害识别技能成为员工的必备技能之一 * 员工审核发现隐患,避免事故 演练 5、员工职责—参与审核、演练 * 执行 操作规程 技术规范 劳动保护用品 工艺纪律 … 5、员工职责 对“执行”的理解取决于对风险的态度 5、员工职责—执行 消极的态度: 轻率的忽略风险的存在(学彩民心态) 积极的态度: 试图弄清楚风险的构成和防范措施 对“执行”的理解: 规定,必须做到 尊重与自我尊重。 劳动保护提供和佩戴 操作规程制定与执行 规范行为(火车与出租车) 5、员工职责—执行 加热炉烧焦操作规程 投换热器操作规程 切换泵操作规程 停工操作规程 开工操作规程(9.12) … … 操作规程 5、员工职责—执行操作规程 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热处理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6.5) 防腐涂装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 技术规范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第四章 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第一节 攀登作业 第4.1.1条现场登高应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也可采用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进行攀登作业时可使用梯子或采用其他攀登设施。 第4.1.2条 柱、梁和行车梁等构件吊装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拉攀件,应在构件施工图或说明内作出规定。 第4.1.3条 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供人上下的踏板其使用荷载不应大于1100N。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重量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加以验算。 第4.1.4条 移动式梯子,均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其质量。 第4.1.5条 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 第4.1.6条 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1处。连接后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 第4.1.7条 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必须牢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