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集训(必修)(经典).doc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集训(必修)(经典).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集训(必修)(经典)

《生活与哲学》期末集训(一)(经典)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课 A1.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与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A10.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D1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B.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揭示了哲学的本义 D.真正的哲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C12.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也有人说过:你只要一直惊奇下去,你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凭空产生的 B.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13.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前提 B.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B20.黑格尔打过这样的比方:不研究哲学而高谈哲学,“就像某些动物,它们听见了音乐中的一切音调,但这些音调的一致性与谐和性,却没有透进它们的头脑。”这说明 A.哲学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 B.哲学是人的思维智慧,动物没有 C.人的世界观不可能自发产生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课 C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上述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体现了 A.辩证法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B.物质与意识的根本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D.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 B3.朱熹说,“总天地万物”的“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极而静” ,“静极复动”。这种运动关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B.客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D.形而上学的运动观 A16.“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 A.唯物主义命题 B.唯心主义命题 C.悲观主义命题 D.教条主义命题 C21.我国明代思想家朱熹有这样的观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表明,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 B.不可知论 C.客观唯心主义的 D.朴素唯物主义的 A65.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仿佛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 A.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它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为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C.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它强调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脑总是不能客观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第三课 A28.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的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第四课 B4.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 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D5.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