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oc

浅谈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摘 要: 近年来,翻译研究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译者的能动是诸多因素制约下的能动:所处的时代背景、双语文化能力及对原文的理解能力等。为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这些制约因素有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翻译主体的作用。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制约因素 能动   一、引言   传统的译论往往忽略对译者主体性的考察,而倾向于探讨译文语言层面的问题,致力于使译者在文章中的影响尽可能最小化,“忠实”地传达原著所有的信息。因此,翻译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常常被人们忽略,译者的主体因素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就把翻译研究置于纯粹的定量分析中,译者的主体因素常常被认为“不可靠”而被排斥在研究之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形成了面向译人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翻译的全新视角。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翻译主体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随之而来的就是译者主体性的探讨。查明建等(2003:2)对译者的主体性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翻译理论研究者经常用“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个词概括译者主体性的本质特征。   笔者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制约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因素,并简单讨论了译者发挥主体性的限度问题。   二、关于“译者主体性”的讨论   对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限度问题,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传统译论中的观点,认为主体性是一种负面的“主观介入”而欲使之“最小化”,如奈达(Nida)在他的《翻译科学探索》中论述的:“Intellectual honesty requires the translator to be as free as possible from personal intrusion ... (the) translator ... must exert every effort to reduce to a minimum any intrusion of himself which is not in harmony with the intent of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message.”该观点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介入与译作的“忠实性”之间为对立关系。另一种观点则以比较文学研究倡导的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为代表,该术语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提出,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中西比较文学手册》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种‘叛逆’表现在形式上就是翻译中的删减、添加和意译……”前者对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是负面的,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而后者的定义则体现了一种宽容、肯定,甚至鼓励的态度。   三、制约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贯穿于翻译活动全程,不仅体现在译者对原著的理解、诠释和文字翻译方面,还体现在对文本的选择、翻译的目的及翻译策略的选用等方面。   翻译过程是两种文化的“协调”过程,而译者是它们的中介。译者在发挥能动作用的同时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1.译者的时代背景   译者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翻译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因素的制约。譬如在20世纪初,我国译者在翻译外语小说时,每章多以“却说”、“话说”开头,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当时的读者在阅读本土小说时,习惯于此种文化图示,译者这般翻译自然是为了迎合读者的文化习惯,以免译文因引进了读者不熟悉的文化因素而被抵触。在当时那种社会文化不开放的时代,译者尤其重视这种处理方法。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译者翻译的外文作品中逐渐能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例如朱生豪、张谷若、傅东华等翻译家,他们注重译文的“神韵”,反对因为太过忠实于原文的逐字逐句而翻译出佶屈聱牙的作品,强调译文的流畅性。如在朱生豪翻译的莎翁作品中,大量使用了汉语中的四字格;在傅东华翻译的《飘》中,将原作中的很多人名地名“中国化”,迎合了中国读者的口味。这些译法都体现了译作的时代性特点,译者受到时代背景的制约,译作就不可避免地体现出当时社会文化的烙印。   2.译者的双语文化能力   译者的双语文化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两个方面。译者在理解原文及创造译文的过程中,原语和译入语两种语言文化相互作用,在理解时有译语语言文化的形成过程,而在表达时又有原语语言文化的渗透,译者对两种语言文化的协调便体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