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与仿真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学 院、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 计 题 目: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指导教师:
2012 年 2 月 22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信息商务学院教学管理部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或信息商务学院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02),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专业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机器人是上世纪中叶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密集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是一种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研究热点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机器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其他领域(如图像处理、声音识别、最优控制、人工智能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实时操作中,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80.
[4] 王杰高.加大研发力度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机器人技术与用,2010,6:6~7.
[5]刘妹琴,陈际达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机器人柔性臂的自适应控制.机器人,1999,21(7):455一493.
[6] 李卫平 李强,周学才﹒开放式机器人通用控制系统﹒1998,219(1): 75-80。
[7] 王树国﹒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及未来﹒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8,15(4):64-66。
[8] (英) 梅隆著,刘荣译﹒机器人﹒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185。
[9] (美)迈克·普瑞德科著,宗光华、李大寨译﹒机器人控制器与程序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
[10] (美)丹尼斯·克拉克, 迈克尔·欧文斯著,宗光华,张慧慧译﹒机器人设计与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
[11] 贾云得﹒机器视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8-81。
[12] 禹建丽,韩平﹒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J]﹒洛阳工学报,2001,22(1):31-34
[13] 刘天孚﹒基于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计算机工程,2008,17
(3):22-25。
[14] 王杰高.加大研发力度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机器人技术与用,2010,6:6-7
[15]何玉彬,李新忠.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0.
[16] 樊晓平,徐建闽,毛宗源等.受限柔性机器人臂的鲁棒变结构混合置/力控制.自动化学报,2000,26(2):176一183.
[17]何玉彬,闰桂荣,徐建学.复杂系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预测控制.非线性动力学学报,1996,3(3):206一211.
[16]Parisini T,ZoPPoliR. Neural networks for feedback feedforward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IEEE Transaction Neural Networks,1994,5(3)
[18]Lewis F L,Liu Kai,Yesildierk A. Neural net robot controller with guaranteed tracking performance. IEEE Transaction on Neural Netweorks,1995,6(3)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