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中市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史

汉中市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史 ( 建国—2007) 一、 概 述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邻巴山,东西最长258.6公里,南北最宽约192.9公里。中部有汉江河自西向东穿过,并形成以市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小盆地。市辖汉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郑县、勉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境内有阳安铁路、西汉高速公路、108国道东西贯通,以及316、210国道南北相连。盆地四周群山环绕,全市多山多丘少平川。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4%。其中平川面积277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0.2%,丘陵3978平方公里,占14.6%。中高山区20489平方公里,占75.2%。全市总人口379.4万,其中农业人口300万。森林面积1677万亩,覆盖率52%。 我市因北有秦岭山脉做屏障,阻挡了冬季北方寒流侵袭,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5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生长南北多种植物。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为主产,更是稀世珍宝大熊猫和朱鹮的栖息地。自故以来为兵家争夺之重地。境内有多处三国遗迹 ,尤以诸葛亮之真墓、石门栈道、定军山古战场等闻名遐迩。张骞通西域、蔡伦造纸、韩信拜将坛等多处历史遗迹也吸引着不少名人志士的向往。加之我市的秀美山水、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渡假休闲的好去处。 我市农村能源资源有生物质能源、常规能源和自然能源三种。 生物质能源有薪柴、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三种。 据资料显示,我市80年代森林占地面积1677万亩,其中有183万亩薪炭林,年可开发量约90万吨。耕地面积364.5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136.1万吨。农村人口300万,以及饲养各类家畜、家禽等,年可收集粪便干实物量70万吨。 常规能源有小水电、小煤窑两种。 小水电资源有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同为长江支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60万千瓦,人均拥有量0.72千瓦。 煤炭保有储量8977万吨,其中镇巴县8294万吨,占92.4%,勉县、西乡和南郑有少量分布。煤炭质量较差,多为瘦煤和贫煤。 自然能源有太阳能和地热能两种。 我市天气具有多云特征,年均日照1600—1700小时,属低值区。但因太阳能属干净卫生、清洁无污染的优质能源,故仍为人们开发利用的理想能源资源。 我市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勉县、南郑、西乡、佛坪和洋县,共有天然温泉7眼,人工钻温泉孔8眼。其中勉县资源优势强,开发利用早。 从农村能源资源利用及供需现状看,我市总体呈现“缺烧”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供应不足。市内虽有丰富的薪柴资源、但分布极不平衡,薪柴资源较多的地方,一般都是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深山区,劳力缺乏,运输不便,利用受到限制。利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的平坝、丘陵地区,人口密集、人均占有量少。小煤矿资源主要分布于镇巴县的偏僻山乡,因其产量、产值较小,缺乏运输条件,难以缓解市内缺煤矛盾。经调查统计,我市农村每年缺烧达多半年以上。二是利用不合理。一方面直接燃烧农作物秸杆只利用了其燃烧释放的小部分热能(强氧化作用部分)而使其大部分潜在热能损失掉。另一方面在农村未对旧式灶改革前、炉灶热效率利用低,只有10%,而山区的“吊罐火塘”,对薪柴的利用率只有7.3%,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开发不足。大量的人畜粪便只被用来做肥料,损失了其中可被利用的热能资源。丰富的小水电资源也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为解决广大群众燃料缺乏问题,促进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我市历届各级党政均做了不懈努力。70年代,大部分县的计委、科委等部门就已开始了引进新型炉灶的示范工作。同时,沼气池也在少数地区示范。但由于此时市县均无农村能源管理机构,无法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因而星星之火,均难成燎原之势。到了80年代,农村能源发展局势好转,党和政府开始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如汉台区已于1983年成立了“节柴改灶办公室”,1985年又更名为“沼气办公室”。1987年汉中市(原地区)农村能源办公室成立。紧接着的几年里,先后有西乡、勉县、南郑等县农村能源站(办)相继成立,从而结束了我市农村能源无机构的历史,开启了我市农村能源建设蓬勃发展的新纪元。 在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的领导支持和市县各级党政及全体农村能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较好成就。全市各县(区)相继开展了节柴改灶、沼气建设和太阳能利用推广工作,截止2007年底,共建成省柴节煤灶66.26 万台,沼气池7.22万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2万台,三项合计年可节约能源折合标煤52.37万吨。 户用沼气池的发展,为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燃料,沼液、沼渣每年又可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结构,

文档评论(0)

gualu9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