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位论文_02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凉城沙源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报告
20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
凉城县水利水保工程
初步设计
第 一 部 分
小流域综合治理
目录
1 基本情况 1
1.1 自然条件 1
1.2 社会经济状况 7
1.3 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 8
2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 12
2.1 建设目标 12
2.2 建设规模 13
2.3 工程总体布局 14
3 工程设计 16
3.1 造林设计 16
3.2 整地设计 17
3.3 造林单项设计 23
3.4 封禁设计 29
3.5工程作业路设计 34
4 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 35
4.1组织形式 35
4.2主要材料及来源 35
4.3施工条件 36
4.4施工安排 36
4.5劳动力技能及施工力量 37
4.6 加强建设管理 38
5 投资概算 39
5.1投资概算编制原则和依据 39
5.2编制方法 39
5.3 概算成果 41
6 效益分析 54
6.1分析依据和原则 54
6.2水土保持基础效益 54
6.3 经济效益 55
6.4生态效益 55
6.5社会效益 56
7 项目组织管理 57
7.1 工程建设管理 57
7.2组织管理措施 58
7.3 技术保障措施 59
7.4 质量监督和资金管理制度 59
7.5 建立档案管理 60
7.6工程管护 60
附表:
表一 自然条件与水土流失 表二 土地、人口、劳力情况
表三 土地利用情况
表四 粮食生产情况
表五 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值
表六 水土保持主要治理措施及小型蓄排工程
表七 投工、投资定额
表八 投入劳工机械计算
表九 投入经费计算
表十 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增产能力
表十一 主要水土保持措施保水能力
表十二 主要水土保持措施保土能力
表十三 水保措施小班登记卡
投资概算附表一 —— 十
附图:
1.20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凉城县水利水保工程位置图
2. 凉城县小流域治理项目区图集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条件
1.1.1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由天成乡二十三号小流域、六苏木镇双古城小流域、曹碾满族乡曹碾小流域组成,分别位于凉城县东部、南部和东南部,三条小流域总面积27.55km2,水土流失面积22.8km2。项目区地理位置见附图,自然条件概况详见表1-1。
表1—1 项 目 区 概 况
行政
区划 小流域 地理中心座标 最高海拨
高程(m) 总面积
(k㎡) 流失面积
(k㎡) 流域形状(km) 长度 平均宽 六苏木镇 双古城① 东经112o20′ 33″
北纬40o16′ 06″ 1533 5.87 5.07 双古城② 东经112o19′ 15″
北纬40o22′ 32″ 1473 1.8 1.56 天成乡 二十三号 东经112o49′ 51″
北纬44o24′ 26″ 1625 2.58 2.09 曹碾
满族乡 曹碾① 东经112o32′18″
北纬40o19′45″ 1763 3.42 2.78 曹碾② 东经112o41′ 51″
北纬40o23′ 25″ 1616 1.86 1.51 曹碾③ 东经112o46′ 38″
北纬40o14′ 09″ 1843 12.02 9.79 合计 27.55 22.8 1.1.2 地形地貌
项目区海拔高程在1425m—1843m之间,地形属于低山丘陵区,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面物质组成主要是玄武岩、花岗片麻岩、玄武岩夹泥岩类,成土母质主要为岩石风化残积物、残积—坡积物、黄土状物,土壤发育有栗钙土、灰褐土。
⑴ 沟道情况
项目区侵蚀沟纵横交错,主要干沟有15条, 横断面为“U”型,切割深度6—35m,平均长度1.66km,平均宽度47m;主要支沟有63条,平均长度0.33km,平均宽度28m,沟壑面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8.78%,具体情况见表1-2。
表1—2 沟 道 情 况 统 计 表
乡镇 流域 沟壑密度
(km/km2) 沟 壑 沟道平均
长度(km) 沟底平均
宽度(m) 平均比降
(%) 面积
(k㎡) 占总面积
(%) 干沟 主要
支沟 干沟 主要
支沟 干沟 主要
支沟 六苏木镇 双古城① 2.88 0.38 6.47 1.44 0.20 32 25 5.8 13.8 双古城② 3.77 0.43 23.9 1.46 0.22 68 45 6.7 10.4 小计 3.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