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11月高三生物高考模拟试卷一(浙江省)
2007年11月生物高考模拟题一
一.选择题
1.下面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2、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A.消耗的有机物相等
B.释放的能量相等
C.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
D.消耗的氧相等
3.将能生产某种单克隆坑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在含放射性标记的某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中,之后在产物中检测到带有放射性的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细胞核 ②核糖体 ③染色体 ④线粒体 ⑤中心体 ⑥细胞膜 ⑦高尔基体
A.①③②⑦⑥ B.⑥①③⑦⑥ C.⑥②④⑦⑥ D.⑥②⑦⑥
4.下图表示豌豆①、②两个品种和农作物甲⑧一个品种分别培养④、⑤、⑥、⑦、⑨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⑤的柱头上授以①的花粉,所得种子的种皮的基因型为AAbb,将形成的所有种子播下,在自然条件下,长出的植株所结的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AAbb的比例是1/4。
B.Ⅲ、Ⅵ和Ⅷ过程都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基中都必须加入蔗糖和维生素等,但培养条件都不需要光照。
C.在Ⅵ中,利用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⑤进行筛选能得到⑦,但还不能确定外源基因D能否表达。
D.Ⅰ、Ⅱ和Ⅵ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Ⅳ和Ⅴ过程都需用到秋水仙素,Ⅷ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5.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的酶是组成酶,而分解乳糖的酶是诱导酶。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以后,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酶。现将大肠杆菌培养在以有限的葡萄糖和大量的乳糖作为碳源的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最可能是C
二.非选择题
1.实验一为了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择“萘乙酸对小麦幼芽及幼根生长的影响”为研究课题,完成了有关实验研究。
[方法步骤]:
①取若干消毒的小麦种子,置于22℃恒温箱中催芽2d。
②取9cm的洁净培养皿6套,编号。分别加入5ml浓度为10、1、0.1、0.01、0.001、0.0001(mg·L—1)的萘乙酸溶液。
③在各皿中放入一张与皿底等大的滤纸,选取已萌动的小麦种子10粒整齐排在滤纸上,再将各皿加盖(不影响呼吸),并置于220C恒温箱中黑暗培养5d。
④测量皿内小麦幼芽及幼根的平均长度,以及根的数目。
(1)萘乙酸对小麦生长的两重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
(2)请修正上述步骤中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列表统计不同浓度萘乙酸中小麦幼根生长状况,且能显示萘乙酸调节的效应。
实验二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的照射下,
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
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为了验证胚芽
鞘中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A段(胚芽
鞘尖端)而不是B端(尖端下面一段),请根据
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材料及用具: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可插入胚芽鞘)、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等。
实验装置及方法:绘图表示并用文字加以注解或补充说明。
(
(4)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
(5)实验结论:
2.下图所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外显子的碱基数目不可能少于 。设酶①为一条肽链,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 个水分子。
(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
(4)右图所示Ⅱ1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①(苯丙氨酸羟化酶)而患有苯丙酮尿症,
Ⅱ3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
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
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
出现的遗传病基因。
①I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 。
②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一号家庭生育出患有
苯丙酮尿症孩子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7届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生物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doc
- 2007届新洲三中高三语文新起点综合测试卷.doc
- 2007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生物第五次月考试卷.doc
- 2007学年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 2007届江苏省南菁、梁丰、前黄中学三校高三化学联考试卷.doc
- 2007届江西师大附中与临川一中联考高三物理综合试题.doc
- 2007届鄱阳一中高三生物训练题.doc
- 2007届广东高考生物专业复习资料选修三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doc
- 2007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专业复习资料必修2 遗传与进化.doc
- 2007届高三四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德高、长中、安高、浙大附中).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