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讲义
2016年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本试题卷共10页,18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华夏文明自形成以来,其演绎空间一直是以黄河流域河洛地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华夏先民常常以身处“地中”自居,周人已称“宅兹中国”(何尊铭文)。“中国”,首先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是指以河洛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另一方面,“中国”又具有政治、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常与“夷狄”并举,体现了华夏文明的自我认同。在此意义上,“中国”又指华夏文明主体所建立的政权。六朝之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与政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基本吻合,华夏政权控制的黄河流域核心区域才被视为“中国”。因此,秦汉时期江东虽在帝国控制之下,但并不被视为“中国”。
江东地区曾是“吴人”“越人”的居住地,其族属有中原人的因素,但总体上是古越人。秦汉时期,中原人不断南下,进一步改变了江东地区的族群结构,也有力地促进了江东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可以说,秦汉时期的中原移民为江东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六朝时期江东“中国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东汉末年,为了躲避战乱,大量中原移民进入江东,极大地改变了江东地区原有的社会和族群结构。孙策、孙权正是抓住和顺应了这一历史机遇,凭借移民力量,积极经营江东,建立了和中原相对抗的区域性政权。孙吴政权的建立,加速了江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原化”。与之相反,政权鼎力的格局反而强化了江东“吴人”的身份认同感,加剧了江东地区与“中国”的政治疏离。
西晋永嘉六年,为躲避战乱,中原地区民众又一次开始了大规模南迁。这次南迁的核心群体是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南下士人均是政治、文化精英;因此,永嘉南奔之后,“号洛阳为荒土”,“中国”虽在,而其人已去。至此,政治意义上的“中国”也就不在“中国”了。
南下的中原移民虽然被迫迁居他们曾经鄙夷的“卑薄之域”,但为了凸显政治、文化意义上的存在,他们强调自己的“北人”身份,强调学术、文化、习俗与“吴人”的差别,强调自己在政治、文化上的优越性,继而形成了垄断的门阀政治。因此,渡江南下的司马睿,在初期并没有得到南方世家大族的认同,经过王导等人的努力弥合,南迁的中原士族与江南大族之间矛盾有了一定的缓和,并获得“吴人”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司马睿也部分得到了南方士族的认同,在江东站稳脚跟并建立起了东晋政权。然而,南下的中原移民,一直保持和强调自己的“北人”身份;因此,“吴人”与“北人”之间一直存有浓厚的南北情结,相互诋毁、争斗之事时常发生,也影响了“北人”的“南化”。
东晋后期,刘裕集团开始崛起,并于420年建立了刘宋政权。与此同时,鲜卑人所建立的北魏也逐渐控制了中原地区,形成了新的南北对峙政治局面。在此情况下,“南人”“北人”有了新的历史含义。北方的魏人称江东人为“南人”,有时也称“吴人”。而江东地区,无论是中原移民的“北人”还是“吴人”,都以“中国”自居,称居住于中原地区的魏人为“北人”。此时,“南人”与“北人”已不完全是江东地区内部的族群之分,而逐渐演化为南北政权之间的“华夷”之分和“正统”之争。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下,江东地区实现了“中国化”。
(摘编自张齐明《移民与六朝时期江东的“中国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作为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原先是指以黄河流域河洛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周朝时期
就有“中国”一词。
B.“中国”具有政治、文化象征意义,与“夷狄”共同体现了华夏文明的自我认同,又指华夏文
明主体建立的政权。
C.“中国”在秦汉时期所含的地理空间意义与政治文化意义基本是一致的,指华夏政权所控制的
黄河流域核心区域。
D.“中国”在秦汉时期并不包括“吴人”“越人”居住的江东地区,尽管那时江东地区也归秦汉
帝国所控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秦汉时期的中原移民改变了江东地区的族群结构,促进了江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六
朝时期江东“中国化”奠定重要基础。
B.借助中原移民力量,孙策兄弟在江东建立了和中原相对抗的区域性政权,客观上加速了江东
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原化”。
C.永嘉之乱,洛阳沦为荒土,中原地区的民众又开始了大规模南迁;从此以后,政治意义上“中
国”也就不在“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宜昌市高三1月调研考试理综卷(2016.01)讲义.doc
- 2016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英语试题word版讲义.doc
- 2016届宁波高三“十校”联考文科综合讲义.doc
- 2016届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讲义.ppt
- 2016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英语试卷(含答案)讲义.doc
- 2016届广东梅州实验学校高三地理第一次测试讲义.doc
- 2016届广州市高三二摸理综化学试题讲义.doc
- 2016届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讲义.ppt
- 2016届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16成都“一诊”word版)讲义.doc
- 2016届段考圈题卷(二)·智能提升测试卷讲义.doc
- 2016届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文科数学试卷讲义.doc
- 2016届粤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测验卷(含答案)讲义.doc
- 2016届课堂: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讲义.ppt
- 2016届辽宁省抚顺一中高三四模语文(解析版)讲义.doc
- 2016届经济一轮复习第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讲义.ppt
- 2016届金山区高三一模数学卷及答案讲义.doc
- 2016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理)试题讲义.doc
- 2016届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化学讲义.docx
- 2016届静安区高三一模数学卷及答案(文科)全解.doc
- 2016届陕师大附中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讲义.doc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5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最新带板书带目录.pdf VIP
- 8D报告案例模板.ppt VIP
- 工程结算审核实务:重点难点解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docx VIP
- DB34T4021-2021《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宁波市2023年小学生科普知识学习体验活动-高段组(参考答案) .pdf VIP
- 拼装式施工灯架制作和安装工艺.pdf VIP
- 青岛宏丰聚三氟氯乙烯及氟碳乳液合成工艺问世.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