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文化集锦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史钩沉,能不忆汉中?
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史册中,大汉的中央为“汉中”。历史悠久,无可替代的汉中市,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地处中国版图地理中心。她盘古秦巴汉水源,美丽富饶甲天下。令这方水土上的人引以自豪的,就是这里出产的绿茶。
古巴蜀是中国茶的摇篮,汉中茶区属古巴蜀茶区的最北缘。汉中种植茶树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中记载,约在公元前12世纪,古巴国的人们把茶叶作为地方特产敬献给周天子武王,贡品茶“形似月亮,紧压成团”,名曰“西乡月团”,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贡茶之一。
“西乡月团”大约产自今天汉中市的镇巴、西乡县一带。大巴山产茶,在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开篇即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唐代的朝廷即以汉茶赐贡。宋代“汉中买茶,熙河易马”,茶马互市,更为繁荣。汉中因茶赋而成为大宋王朝同成都、开封并列的三大财源城市之一。明代每年以“汉中茶三万担易边马三万匹……”汉中茶叶成为当时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汉中茶叶创造过历史的辉煌,盛极一时并影响深远。
当历史的车轮跨入到了新世纪的征程后,谁也不会忘记这么一个令人难忘的精彩片段——2004年4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前来陕西视察工作,并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汉中市南郑县罗帐岭茶园,与茶农们亲切交谈。在明媚的春光下,他看见茶农所采的一篮又一篮的绿色茶叶,动情地鼓励大家发展茶生产。那短暂的话语,就像春风拂面而来,就像春雨滋润着万物……茶农们心里乐开了花,也为当地的党政干部发展茶叶指明了方向,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茶叶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汉中北屏巍峨的秦岭,阻挡住了冬季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长驱直入和春秋两季北方的沙尘;南靠逶迤的大巴山,千谷万溪牵引着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北上,形成亚热带气候,适宜于茶树生长。汉中茶在大巴山北麓海拔600~1200米的缓坡地带,自然肥力好。茶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锌、硒等微量元素,被公认是地球上同经纬度地带中最适合人类生活、也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
“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长环境使汉中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点,汉中自古至今都是贡茶、名优茶的知名产地。悠久的产茶历史、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加上先进的制作技术和设备,决定了汉中茶内质的优异,据中国有关茶叶科研机构测定,汉中名茶氨基酸含量达4%左右,咖啡碱4.5%左右,茶多酚40%左右,水浸出物达46%以上,有较好的品质表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中是一个富含有益于人体微量元素锌、硒的茶区,茶叶中普遍富含有机锌和有机硒;同时汉中茶没有污染。全市所有的茶叶不经任何技术处理,经中茶所测定全属无公害茶叶,90%以上达到或超过绿色食品的A级和AA级标准。这也引起了美国有机食品专家对汉中茶区的生态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评估结果为“金”级。这在我国茶叶界大家共认的结论是,“汉中是我国罕见的高香茶区”,而且是洁净、卫生的全天然有机茶产区。(
陕南茶文化虽然没有四川、江浙、福建茶文化的丰富多彩、内涵充盈、声名远播,但也有其迷人的魅力、悠久的历史、独有的特色。
首先,陕南是中国茶区中纬度最北的江北茶区,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
在江北茶区中,陕南茶区是自然环境最优越、历史文化最悠久的茶区,是中国最早种茶、最早贡茶的地方。由于秦岭的屏障和巴山的避护,陕南汉中、安康、商洛3市地处秦巴山区,海拔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光照及土壤条件极适宜于名优茶生长。茶树耐荫喜润,如所处环境阴雨天多,相度温度不大,则芽叶持嫩时间长,所含儿茶素和芳香物质增多,制成的茶叶香气高,品质好。在相对湿度75%以上,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生长季节月雨量100毫米以上的地方,较为适宜于茶树生长,并能生产出品质较好的茶叶。从降水条件等气候环境讲,茶树适生产于巴山海拔500—900米降水较多的低山丘陵区。以600—800米区域茶树生长最佳,茶叶品质好,故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陕南茶叶大县西乡、镇巴、南郑、紫阳、平利等县都处于这一区域。陕南茶在全国虽属茶树生长北界,春季温度低,茶树芽叶生长缓慢,但却有利于有效物质积累,特别是大巴山海拔500米以上的黄棕壤地带,降水量和云雾较多,更奇特的是晚上大雨滂沱,白天晴空万里,正如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茶山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在80—85%,直射光线少,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因而陕南茶叶叶肉肥厚、香味浓醇、条索紧凑、富含硒锌,无污染、耐冲泡,有效物质含量之高在全国名列前茅,为清心明目,化脂减肥,降压抑癌,延年益寿之佳品。特别是东中部茶区在全球变暖和经济大开发热浪冲击下,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危机较为严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