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一节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特点:1. 感染发生地点是在医院内,排除在医院外已 受感染而在住院期间才发病的病人,但包括 在医院内感染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2. 感染和发病在不同阶段发生,其顺序是: 感染—潜伏期—发病3 .感染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如住 院门诊病人,陪伴者 ,探视者及医院工作 人员,其中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者。 二、感染链: 由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者组成,当三者都存在,并有互相联系机会,就会形成感染。 三、交叉感染 是指医疗机构内患者之间、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感染。是另一种病的病原体或是同一种病 原体的不同株型感染。 医院感染的形成(一)感染源:即感染的来源: 内源性—病人(特定部位) 外源性—病人 医务工作者 家属、探视者 医院环境、设备 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 血液制品、药物 (二)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2、空气传播: 3、共同媒体传播 :4、生物媒介传播: (三)易感宿主 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患严重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低下,各严重慢性疾病,严重烧伤、创伤,免疫、放射等治疗,特殊治疗后,年老者,婴幼儿,产妇。 医院感染的类型(一)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可预防性感染。 指来自人体外,应用消毒、灭菌、隔离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的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难预防性感染. 是指来自病人体内及体表的正常细菌或条件致病菌,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1. 认识不足 。 2. 制度不健全。 3. 感染链的存在。 4. 布局不妥和隔离措施不到位。 5. 无菌观念不强 6. 其它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 建立三级监控 2. 建全制度并落实 3. 医院布局设施合理 4. 人员控制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6. 加强教育 预防原则:①??避免扰乱破坏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②??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使用广 谱抗生素;③??针对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④??易感人群应采取保护性隔离. 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一、概念:清洁: 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 方法: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范围:地面、墙壁、家具、医疗护理用 具表面及清毒、灭菌前的处理。 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作用:将有害微生物数量减少到不致病的程度,不能灭菌。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及细菌芽胞。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1.物理消毒灭菌法: 干热 湿热 辐射?2.化学消毒法:液体 气体 1.物理消毒、灭菌净化:日晒、风吹、干燥、PH的变化。机械除菌:冲洗、刷、擦、扫、抹、 铲除、过滤。热力消毒、灭菌: ①?干热灭菌 焚烧:焚烧炉内焚烧燃烧:直接用火焰灭菌。干烤:烤箱内进行灭菌,金属传型 ②湿热消毒灭菌???煮沸消毒法: 水温达标100℃,再煮10-15分 钟达消毒目的。???流通蒸气消毒法: 常压(101.325Kpa)下用 100℃左右水蒸气消毒, 水沸后15-30分钟。 ???低温蒸气消毒法: 控制温度70-80℃、持续 10-15分钟,用于不耐热 的器材、内镜、塑料制品等。???压力蒸气消毒法:在一定压力下杀灭一切细菌 繁殖体、芽胞和病毒。是使 用最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