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docVIP

云南省昆明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昆明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云南省昆明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第卷(选择题 共分)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看) 汝识之乎?(记得) 大类女郎也(像)B.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按诛五人(查究) 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占有,拥有) C.或凭几学书(代词,有的人)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美) 始速祸焉(招致) D.抑本其成败之迹(本着)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系燕父子以组(绳索)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三年,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A.对农村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他能够见仁见智,写出有价值的学术作品。 B.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C.肩负着严肃使命的文学,自然不再注重“传奇”,不再注重趣味和愉悦,读起来也得正襟危坐,跟读经典差不多,不能那么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的。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下列八句中字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5.下列各句中加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自以为得其实。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6.选出句式相同的一组 (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微斯人,吾谁与归 系燕父子以组。C.古之人不余欺也 甚矣,汝之不惠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媭①砧课诵图序 清·王拯 《媭砧课诵图》者,不材拯官京师日之所作也。拯之官京师,姊刘在家,奉其老姑,不能来就弟养。今姑殁矣,姊复寄食宁氏。姊于广州,阻于远行。拯自始官日,蓄志南归,以迄于今,颠顿荒忽,琐屑自牵,以不得遂其志。 念自七岁时,先妣殁,遂来依姊氏。姊适新寡,又丧其遗腹子,茕茕独处,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椽②,姊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篝③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塾于他童。或夜读卷,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告以母氏劬劳④瘁死之状,且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拯哀惧,泣告姊:“后无复为此言”。 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十五六时,犹能执一卷就姊氏读,日惴惴于悲思忧戚,不敢稍自放逸。自二十后出门,行身居业,日即荒怠。念姊氏教不可忘,故为图以自警,冀使其身依然日读姊氏之侧,庶免其堕弃之日深,而终于无所成也。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秋九月。为之图者,陈君名铄,为余丁酉同岁生也。 注:①媭:指姐姐②椽:引申为“同”。③篝(gōu):用灯罩罩着。④劬(qú)劳:过度劳累。 7.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材拯官京师日之所作也 不材:作者自谦之词。 B.蓄志南归,以迄于今 迄:直到。 C.姊适新寡,又丧其遗腹子 适:古时指女子出嫁。 D.比夜,则姊恒执女红 比:等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拯之官京师,姊刘在家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日也,乃遣入塾 良乃入,具告沛公 C.故为图以自警 剑赀财以送其行 D.姊于广州,阻于远行。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9.以下句子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