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史考试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音乐史考试大纲

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中外音乐史考试大纲 ? [音乐文学、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治疗学、钢琴教育研究、声乐教育研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声乐、中国乐器、钢琴、指挥、管弦)各研究方向适用] ? 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 考生必须掌握上自远古迄至清末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横纵两方面的知识。考生应对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史实,音乐文化现象,音乐种类、风格流派、音乐形态和传承方式,音乐文化交流等领域,包括对人物、事件、文献、乐器、乐谱以及音乐史学研究状况、音乐史学研究成果、音乐文物考古等,有相当的、具体清晰的认识。 ? 一、远古、夏、商时期 1、旧、新石器时代社会、文化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一般知识 2、古代音乐文献所记载的原始音乐活动、远古时期的音乐传说及其与中国音乐起源、氏族社会音乐文化、原始音乐形态和审美等问题的关系。 3、部分岩画从图像学的角度所反映出的远古时期乐舞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文化功能。 4、关于这一时期的出土和传世乐器,以及如何依据这些乐器的材质、结构性能来比较和判断这一时期的音乐形态及观念。 5、金属乐器的出现及其意义。 ? 二、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1、西周礼乐制度中音乐使用形式的具体规定,以及礼乐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2、儒家音乐思想、墨家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 3、这一时期的乐律理论(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 4、曾侯乙编钟的音乐特点,以及此套编钟出土的重要意义。 5、《诗经》和《楚辞》的音乐(结构)特点。 6、周代的“采风制度”。 7、有关这一时期的乐器、音乐文献及史料。 ? 三、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汉代“乐府”的主要职能,以及李延年的音乐贡献。 2、汉代“俗乐”的主要内容(提示:鼓吹乐、相和歌、百戏)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提示:徒歌与但歌、相和歌与相和大曲)。 3、清商乐的兴起与发展。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与融合(提示;羌笛、胡笳、箜篌、筚篥、曲项琵琶、五弦琵琶)。 5、稽康、阮籍的音乐思想。 6、京房、何承天、荀勖在乐律学方面的探索及成就。 7、这一时期的古琴音乐状况(提示:琴曲《广陵散》、《碣石调幽兰》、琴歌《胡笳十八拍》、琴谱)。 8、文人音乐家的出现及发明。 ? 四、隋唐时期 1、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 2、唐代主要音乐机构的音乐职能。 3、“八十四调”理论的由来,以及“八十四调”与“燕乐二十八调”(或“俗乐二十八调”)间的关系(提示:“为调式”、“之调式”、“四宫七调弝、“七调四宫”)。 4、唐代的“大曲”与“法曲”的各自特点。 5、唐代民间俗乐的主要形式(提示:“曲子”、“变文”)。 6、唐代的乐器及器乐(包括乐谱、记谱法、乐器、器乐家等)。 7、唐代的音乐文化交流。 8、这一时期的有关音乐文献。 ? 五、宋、辽、金、元时期 1、宋代市民音乐。 2、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提示: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3、宋、元杂剧的特点。 4、宋、元时期的重要音乐理论著作。 5、宋代词乐及姜夔的音乐创作。 6、宋、元琴人、琴派及琴曲(题示:郭沔、浙派、《潇湘水云》等)。 7、宋、元时期的器乐艺术。 8、宋、元时期律学的新发展 。(题示:王朴、蔡元定等)。 9、宋代燕乐二十八调的特点。 10、燕乐半字谱(俗字谱)的读法和特点。 ? 六、明、清时期 1、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声腔和剧种及其音乐特点。 2、明、清时期说唱艺术的特点。 3、魏良辅在改革昆山腔方面的贡献。 4、京剧的形成及特点。 5、梆子腔的形成与特色。 6、明清时期的乐器及器乐(提示:弦索十三套、福建南音、西安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等)。 7、明清时期的古琴流派及代表性琴曲。 8、明清时期的乐谱及文献。 9、明清时期的律学研究与创新。 10、明清时期的宫庭音乐。 11、有关的唱论和琴论。 12、工尺谱的读法和特点。 ? ***? 对音乐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及成果等方面亦须多加研究和思考,并参考哲学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成果来开拓眼界,以便增强解析和问答的能力。 中国近代音乐史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 ??? 中国音乐史近代部分是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考试之主要内容之一。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对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音乐文化生成和演变的史实、辉煌成就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的认知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各音乐文化现象有较清晰、具体的认知,并熟记硬背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为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及进一步提高音乐水平和学历层次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1、中国传统音乐于近代演变发展的基本特征 (1)掌握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于近代演变发展的基本特

文档评论(0)

caiyl99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