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07-2008年高一语文第一模块评估试卷 人教版第一册.docVIP

天津一中2007-2008年高一语文第一模块评估试卷 人教版第一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一中2007-2008年高一语文第一模块评估试卷 人教版第一册

天津一中2007-2008-1高一年级第一模块评估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遏(è)止 逶(wēi)迤(yí) 颓圮(pǐ) 长歌当(dàng)哭 B.巷(xiàng)道 忸(nǐu)怩(ní) 桀(jié)骜 毋(wù)庸置疑 C.创(chuàng)伤 偌(ruò)大 解剖(pāo) 睡眼惺(xīng)忪(sōng) D.逻辑(jí) 弄(lòng)堂 谄(xiàn)媚 挑拨离间(j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漫溯 笙箫 精悍 惊心动魂 B.翌年 寥落 菲薄 记忆犹新 C.和霭 尸骸 干练 绿草如阴 D.拭泪 枯躁 执拗 根深缔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 解决的问题。 (2)“石磐陀”说认为孙悟空的现实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原原型原型原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B.老战友来拜访他十分激动。C.他现在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要考上大学,要看他以后能不能改进学习方法。D.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 B.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C.客何为者 D.夜缒而出 9、、①上且怒且喜 ③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②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④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 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也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 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也相同。 1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3分) 例句:上未之奇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吾属今为之虏矣 夫晋,何厌之有 14.下面四句话,全都表现韩信有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 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③滕公与语,大说之。言于上 ④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⑤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⑥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A.③④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5.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萧何追韩信表明萧何慧眼识英才。 B.韩信亡楚和亡汉的原因不相同。 C.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是萧何推荐之故 D.“一军皆惊”是指将士们没有想到刘邦拜的大将竟然是韩信。 第Ⅱ卷(共55分) 四、(23分) 1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2分) 译文: (2)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4分) 译文: 17.将下列课内文言文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分) 译文: (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必使于前。(4分) 译文: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第四两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方法与艺术效果。(3分) 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