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温馨家园构建和谐社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造温馨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打造温馨家园? 构建和谐社区 ——和兴园社区志愿者队伍经验交流材料 ?和兴园社区占地200亩,有住宅楼29栋,常住人口1202户,共计3486人。社区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以“坚持自愿、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为原则,以“真情献社区,志愿显光辉“为主线,建立了邻里结对“送时服务”等4支志愿服务队伍。自2008年成立志愿者队伍以来,现有志愿者200余名。志愿者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诚建设和谐社区,促进了社区的政治民主建设,繁荣丰富了社区文化,创造了安定文明的社区环境。 一、社区志愿组织及志愿服务体系 建立了四支志愿者队伍助老服务。 一是邻里结对“送时服务”。居委会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与邻近高危老人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服务,服务项目有生活料理(包括代购物品、做饭送饭、整理卫生)和精神慰藉(包括读书、读报、聊天)等内容,为社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困难老人进行送时服务,此项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社区8名助老护理员为社区13位老人全年进行生活救助服务2880小时。社区志愿者杨俊叶与74岁的空巢老人师德本家结为帮扶对子,平时杨俊叶对两个老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2007年师德本老人查出患有前列腺癌需住院化疗,儿媳妇周云乳腺癌复诊住院,他老伴心急上火休克,不幸摔伤,杨俊叶就承担起了对师德本老伴的全托护理,看病买药,洗衣做饭,几个月始终如一,解决了师德本家老人和他子女的后顾之忧,使老人在医院安心治病。社区助老志愿者李红英与90岁高龄的张金林老人结对3年亲如一家,当张金林老人病逝,李红英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周俊兰一起帮助老人擦洗穿衣料理后事为老人送终。李红英被未央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2009年“优秀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李改春拖着一条病退照顾孤寡老人高翠英7年如一日无微不至。高翠英因心脏病突发休克,护理员与居委会联系,居委会及时向离退休服务站通报情况,同时通知社区卫生院入户进行临时抢救,呼叫120救助,协同退管站把病人送往医院,帮助联系护工,联络病人家属,及时挽救了高翠英生命。 二是青年志愿者队伍爱心服务。和兴园服务处团委组织了20名青年志愿者投入爱心助老服务,团委经常与居委会联系,专门为社区7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深受老人们欢迎。 三是义工亲情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协理员和低保户组成义工队伍亲情服务,深入社区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亲情走访活动,掌握老人诉求,了解老人冷暖,做好各项接待、登记和服务工作,分别跟踪照料生活能够自理,但家庭经济困难的老人。只要老人拨打居委会电话,志愿者随叫随到热心为老人服务。社区75岁的偏瘫老人靳文吉,用颤抖的左手给居委会写来两份感谢信,感谢助老志愿者尚旭东对他的帮助,感谢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居委会工作人员每月定期都去走访老人,对老人的各种需求积极想办法给予解决,并认真梳理汇总调查结果,评估困难程度、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确定社区照顾和家庭照顾的不同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心助老服务,工作人员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对社区老人常年跟踪照顾。 四是义务信息服务。由社区居民小组长组成,主要负责本居民小组老人的生活情况 、义工服务情况、送时服务情况,及时向居委会反馈意见和信息,以便居委会回访服务。 截至目前,和兴园社区已满60周岁人数为724人,60-69岁人数为633人(男356人,女277人);70—70岁人数为78人(男35人,女43人);80—89岁人数为12人(男7人,女5人);90岁以上1人(男),其中困难老人26户、独居老人8户、享受低保1户、社会救助6人。 1、我们将“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老人的不同需求”作为为老服务的工作目标,对小区老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了解掌握社区老人的生活需求,特长爱好,为辖区所有60岁以上人建立了信息台账(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健康情况、联系电话、经济状况、服务需求等八项内容);按老人的不同情况,建立了60岁以上老人信息服务模块,按照居住情况分为三无老人、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大小分为低龄老人、高龄老人;按照身体状况分为健康低龄老人、高危老人;按照生活情况分为经济老人、困难老人。 尤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提供志愿者服务,进行谈心、代购物品、打扫卫生、晾洗被褥等服务内容。定期开展文娱活动,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并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做到应保尽保。社区开展助老“送时服务”工作四年半,共计11232小时,并且对13位助老护理员进行定期培训;对社区老人中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程度的老人,开展送书报,拉家常等精神慰藉活动,对社区自闭老人杨文发进行长期的心理疏导,使老人打开家门融入社区。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交流活动。我们在2007年就成立了社区“为老”安全志愿者队伍,定期为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

文档评论(0)

guojiahao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