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1 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章 节 绪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数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 目 的 要 求 1.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2. 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 ? ? 学 ? ? 内 ? ? 容 1. 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思维过程: (1)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阐释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指出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约20分钟) (2)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① 辨证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约15分钟) ② 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约10分钟)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涵义:阐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涵义,指出中医治病着眼于证的异同。(约10分钟)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①辨病论治的由来;②“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约20分钟) 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约5分钟) ? ? ? ? ? 重 点 难 点 思 考 题 1. 重点: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2. 难点:①证的基本概念: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②证的时相性与空间性特征:证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表明了其时相性特征;证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它的空间性特征。③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症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确立一个“证候”概念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不是指“辨析症状和体征”,与其后的“辨症求因”之“辨症”的涵义不同。 3. 思考题:①证、病及症有何区别与联系?②辨证与论治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③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④临床上如何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原则? 参 考 文 献 1. 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7 2. 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0-24 3. 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26 4. 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7-20 5. 洪素兰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学苑出版社,2000:3 6. 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0,18-21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3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章 节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精气学说 教学时数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 目 的 要 求 1. 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概念的形成; 3. 掌握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4. 了解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 ? ? 学 ? ? 内 ? ? 容 1.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 (1)精的基本概念:在古代哲学中,精,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精气又指气的一部分,即气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精概念的形成之源:“水地说”。(约10分钟) (2)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与气的概念是同一的。气概念的形成之源:“云气说”,发展为“元气一元论”。(约5分钟) 2.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①概念的演变过程:“道”为宇宙之本原,气是道产生的构成宇宙万物的质料,如老子、庄子、淮南子等;“太极”为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如《易传》;然后发展为气一元论,即精气或气为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气是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②天地万物的生成模式:道—气—物(老子);道—气—物—气—道(庄子);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万物(列子);元气—万物(王充)。③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气分阴阳二气,阴升阳降,交感合和,氤氲化物。④精气的存在形式:无形—弥散状态称气;有形—结聚状态,称形质。宇宙万物皆为气的存在形式。(约15分钟) (2)气的运动与变化:①气机;②气化。(约10分钟) (3)气的中介作用及其意义。(约5分钟) (4)天地精气合化为人:生命产生的哲学观和医学观的比较。(约10分钟) 3. 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气学理论的影响:①对精为人体生命本原的影响;②对气的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