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长茄生产技术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长茄生产技术规程

紫长茄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长茄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紫长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 5005 无公害食品 茄果类蔬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紫长茄 指紫色长条形茄子,有棍棒状及线条状之分。 3.2 门茄 指植株第一个分叉处所结的第一个果实。 3.3 对茄 指植株第二层分叉处所结的第二层果实,又称对果。 3.4 四母茄 指植株第三层分叉处所结的第三层果实,又称四门斗。 3.5 穴盘育苗 指用育苗专用的塑料穴盘培育幼苗的一种育苗方式。 3.6 地膜覆盖 指通过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以达到提高地温、防治杂草和保水保肥等目的的一种蔬菜生产技术措施。 4 产地环境 生产基地应选择远离城镇、医院、垃圾场、工业污染源(如:制胶(糖)厂)及畜禽集约化养殖场等的地块,并且灌溉水及土壤环境质量等各项指标应符合GB/T 18407.1的要求。 5 生产技术 5.1 栽培季节 月上旬播种最佳。 5.2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丰产,商品性佳,耐湿热,抗病虫,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目前,我省适宜选择的品种有长丰二号、紫贵人、枫木紫长茄等。 5.3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16715.3要求,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7%。 5.4 种子用量 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约10克。 5.5 育苗 5.5.1 育苗设施 应备的育苗设施包括穴盘(50~70穴/盘)、防虫网(40~60目)、塑料薄膜、稻草、粗铁丝或竹片等。 5.5.2 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块起垄做苗床,垄高30厘米,垄面宽80~120厘米,垄面要整平压实并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5.5.3 营养土配制 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无病虫源土壤,优质腐熟农家肥,椰糠或谷壳灰,按5:3:2的体积比配制营养土,且每立方米营养土拌入三元复合肥(15-15-15)1公斤。要求营养土孔隙度约60%,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pH6.0~7.0。 5.5.4 营养土消毒 配制好的营养土用乙酸酮类(如:20%土菌灵600~800倍液)等药剂进行消毒。其作法是:先喷洒少量的水使营养土湿润,再喷洒药液,边喷边搅拌,拌匀后覆盖塑料薄膜闷盖5~7天。 5.5.5 营养土装盘 经消毒的营养土揭开薄膜并摊开2~3天待气味散尽后即可装入穴盘中,穴盘整齐排放于80~120厘米的平整苗床上,于播种前一天浇透水。 5.5.6 种子处理 5.5.6.1 打破休眠 处于休眠期的种子用0.02%的赤霉素溶液浸泡8~12小时,取出洗净就进行催芽。 5.5.6.2 浸种、消毒 不处于休眠期的种子选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进行浸种及消毒: A、温汤浸种:种子先在55℃左右的热水中维持水温浸泡15分钟,待水温降至常温就取出洗净,接着用常温水继续浸泡8~10小时。 B、磷酸三钠浸种:种子先在清水中浸泡7~8小时,再转到10%磷酸三钠水溶液中浸泡20分钟后捞出洗净。 C、多菌灵浸种:种子先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再转到5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中浸泡7~8小时后捞出洗净。 5.5.6.3 催芽 浸泡完毕的种子先甩干或自然风干表面水分,再用湿润沙布包好置于25~30℃下保温保湿催芽,每隔6小时翻动一次,每天要用常温水冲洗一次;待70%左右的种子露白时即可停止催芽。 5.5.7 播种 已露白的种子每穴点播1粒,未露白的种子每穴点播2粒,播后覆盖一层0.5~1厘米的营养土,加盖塑料薄膜或稻草等。 5.5.8 苗期管理 5.5.8.1 撤除覆盖物 70%左右的种子发芽破土后及时撤除覆盖物;再用粗铁丝或竹片架起小拱棚架,覆盖塑料薄膜 5.5.8.2 温度管理 苗期适宜温度为25℃左右。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升温。 5.5.8.3 肥水管理 播种至子叶微展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土壤湿度约70~80%,此时期不施肥。 子叶微展至第一片真叶露出阶段要严格控制浇水,使营养土表面见干,土壤湿度约60%左右,此时期也不施肥。 第一片真叶露出至成苗阶段要干湿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