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2概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声音--用音乐背景来创造对品牌的积极联系。(几种钢笔中,有一种做了带音乐背景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此种)  触觉--对纺织品纤维、毛毯、衣物或家具产品的质量评价都通过触摸来感知。  * * (二)影响注意的个体因素 1.需要与动机 当消费者某种需要被激发时,与满足该需要相联系的刺激物会备受注意。饥饿的人会对食品广告关注。 2.态度 人们倾向于保持一套一致的信念和态度。 当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有好感时,与此相关的信息更容易被注意,反之则会出现相反结果。(香烟广告) 3.适应性水平 人们对非常习惯的事物会习以为常,不再注意。 ——再好的广告也不能长期重复播放 * * (三)影响注意的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既包括环境中独立于中心刺激物的那些成分,又包括暂时性的个人特征如个体当时的身体状况、情绪等。 例如忙碌的人很少关注身边的刺激物 消费者介入程度与广告效果—启示 广告要选择有针对性的电台、杂志、节目。 * * 获得消费者注意的方法: 扩大广告尺寸 把广告放在一页的上半部分 运用新奇(引人注目的照片或画面) 货架上半部分品牌注意力可比放在下半部分的 品牌多35%的注意力。 切记:消费者的适应水平越高,注意发生的可 能性越小。就是说:对于不断重复的广告, 消费者暴露其中,但没有注意它。 五、理解 (一)数据驱动处理与概念驱动处理 1、数据驱动处理 ——又叫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包括一系列连续的处理阶段如定向、特征提取、特征比较和产生知觉表征。 2、概念驱动处理 ——又叫自上而下的处理,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强调人的原有知识和已有概念对组织、解释新的输入信息的影响。 两者关系:对立——互补 * * (二)影响理解的因素 1、个体因素 ——动机 参与程度高,会激发消费者以更强的意识和 更受控的方式去处理营销信息,形成有关营 销信息的更深刻、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一副模糊的画,越是饿的人越容易将 其想象成某种与食物相关的东西 * * ——知识 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是决定个体如何理解刺激物的一个主要因素。 例如:不同知识水平的人看同一则广告的理解不一样。 ——期望 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刺激物的期待。 启示—— * * 2、刺激物因素 ——刺激物的实体特征 如大小、颜色 、包装、品牌名等 ——语言与符号——“降价”对于不同商品、不同人群的消费者理解也是不一样的。高档品牌及商品不宜采用降价策略。 ——次序 首因效应指最先出现的刺激物会在理解过程中被赋予更大权重,而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出现的刺激物会更易被消费者记住,并在解释中被赋予更大权重。 * * 3、情境因素 消费者观察信息时的自身状况与外界环境会影 响对信息的理解与处理。 观察状况 如观察信息时的情绪和时间压力等。 (利用:焦急的心态,从众的心态等) 又如:可口可乐不在新闻节目中做广告。 观察环境 如店铺的类型、风格、规模、外观 设计和装修等。 4、对营销信息的误解 (1)消费者的错觉 ——知觉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人们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所以最常见的错觉就是视错觉。 直线错觉 长度与透视错觉:线AB和线CD长度完全相等,虽然它们看起来相差很大 长度错觉 弗雷泽螺旋 最有影响的错觉图形之 一。 你所看到的好像是个螺 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 完好的同心圆! 这真是一个螺旋吗? 韦德螺旋 图形错觉 曲线幻觉 那条红线更长 谢泼德桌面 中心圆的大小比较 你能发现站立的拿破仑像吗?这幅图形/背景幻觉图出现于拿破仑逝世后不久。 (2)利用错觉设计营销策略 浙江黄岩市长潭水库大坝的码头附近有一家切糕摊,店老板卖糕时,故意少切一点儿,过秤后见分量不足,切一点添上,再称一下,还是分量不足,又切下一点添上,最终使秤杆尾巴翘得高高的。如果你是一位顾客,亲眼见到这两添三过秤的一切,就会感到确实量足秤实,心中也踏实,对卖糕人很信任。 利用运动错觉,调整服务手段 说到价格错觉,还有二种有趣的现象:① 奇数定价比偶数定价使消费者觉得便宜。②99 元是不到100元的价格,便宜;101元是100 多元的价格,贵。——其实只差2元钱 奇数定价与偶数定价 利用形重错觉,促进商品销售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一个重?棉花重——这就是形重错觉。 有这样一个笑话令人深受启发:一位老太太领着孙子去买拖鞋,结果,买了一双“大”拖鞋回来。孩子穿着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