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考研经验5.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大法学考研经验1 笔者2012年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2011年先是准备司法考试,顺利通过,取得435+的成绩。之后准备考研,连蒙带猜仅获得355+的成绩,复试惨遭淘汰。毕业之后为了进入人大法学院,二战人大,这次成绩是385+,不是很高,笔者自认为自己能量本应更大,只是没发挥出来,所以把一些经验留给后来人,希望能给大家些帮助。因为笔者的政治和英语成绩均比自己一战时的成绩还要低,相当的奇葩,自己也很是不爽,但好在专业课提分较大,复试发挥也不错,最终录取。因此,实际上,考研是否被卡线,主要在英语,是否得高分,全在专业课。 关于考研的时间安排,心态问题,饮食问题,休息问题等等,大家都是20多岁的成年人,而且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只要适合自己就可以,不再详谈。 所以,以下笔者主要谈谈对专业课的一些分析和看法。 一、总论: 有志考人大法学的朋友对考试的具体类型应该并不陌生。在去复试的时候,跟其他人一起讨论,达成的共识是人大法学考研在某种程度上相当没有技术含量,只要之前做好准备,考试的时将准备好的东西默写出来就可以了。但是,表面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背后要作出许多准备。就自己来说,人大的考试科目很多,笔者看了10本书左右,为以后复习的方便和节约时间,当时边看书边做笔记,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即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对于应对初试,针对人大所有的科目,笔者以为有以下三点共通的方法,或者说是绝对真理: 其一,关注历年真题,老师论文和法律修改! 就真题来说,这其中不仅关注考过的每一个考点,对其如数家珍,而且学会从真题中把握命题偏好和命题取向,自己预测真题,这一点相当重要!虽然说每年均有重复,但是新题比重依然很大,所以还是要自己学会预测,说的通俗一点,叫猜题! 老师论文适当关注,感觉可以命题的就从中提炼出题目,尤其是论述题,以前的题目找不到答案的,可以搜老师的论文,比如“论我国宪法文本“人权条款”的含义和意义”,是根据韩大元院长的《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这篇论文而来(当然课本里也有)。 就2013年的真题来说,重复的真题相当多,好多新题也都是学科重点,并且根据历年真题可以做出推测的!只要把这些题目总结好,不断的重复记忆,即可! 其二,依据课本。 笔者自己从头至尾依据的仅仅就是课本,课本是最好的资料。至于将课本中的内容提炼,是另外一个问题,其次,要看人大老师写的课本,其他课本仅作补充之用,切记! 补充一下做笔记的一些事情,想自己做笔记的朋友,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专业名词的概念最最最重要,啥都可以不记,概念必须记,考试中无论名词解释还是简答论述,均以概念为基础。万一遇到不会的简答,可以依据名词解释扩展。   第二、将笔记变成题目+答案的形式,将课本中的内容变成一个个的题目,就像考试的形式那样。   第三、论述题以纲目为主。   第四、做笔记的时候注意每一个题目的思路,即基本概念,特征,背景,起源发展演变,分类,意义,举例,与其他概念的比较等等,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第五、科目很多,做笔记很耗时间和精力,做好心理准备。 其三,不断重复。 一直不断重复至考前。笔者曾经想在考试之前将自己总结的题目和笔记全部背过,但事实证明,这不可能!就像是黑瞎子掰棒子,而且各科目存在不小的差异,科目本身又太多,只能在尝试过程中不断接受遗忘带来的打击。但是!这一点儿也没耽误考试的时候作答,在考试的时候,不管是见过的还是没见过的,准备过的还是没准备过的,都文思如尿崩,下笔如有神。为啥?就是重复的作用! 二、分论: 以下,针对各个科目谈谈笔者认为较为关键的地方。   第一、法理学:   参考书目就是朱景文老师主编的《法理学》第二版,看课本足矣!慢慢的再加上部门法的熏陶,法理学的功底自然就会上来。特别强调一点,法理学有些论述题内容十分庞大,记忆起来相当困难。笔者以为,先记住纲目,再看内容,内容用理解着用关键字概括。再后来,笔者连这样也嫌麻烦,就把所有的论述总结了一下,发现有以下常见的论述方法:语义论述,背景论述,举例论述,概念分解论述,比较论述,原因论述,正反论述等等。实在不会,挑一种方法合适的自己写,总之,总有一款适合你!   第二、法律史   参考了课本和自己手里的一套2010年龙图资料(我俗称老龙图,因为买不起新龙图)总结的笔记。应该说法律史的重点相当明确,很好拿分!当然,缺点一样明显,它的名词解释很多,而且很碎,不好记忆。   第三、宪法   宪法的参考书目问题曾经引起巨大争论,笔者认为,法律出版社和人大出版社的两本课本都要看!原因在于,对比近三年的真题在课本中的分布,两本课本均有涉及,2013年的论述题在中国宪法中,但2012年的论述题在法律出版社那本当中。所以,两本都要看,以防万一!但是,也不是说把两本书的内容原封不动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