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素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 青釉双龙柄鸡首壶 泰州博物馆 C.莲花尊 艺术性的造型,设计别致,意匠新颖。 尊体以腹为中心,下部塑饰向上的莲花瓣,上部塑饰向下的莲花瓣。又名仰复莲花瓷尊。 青瓷莲花尊 黄釉贴花莲瓣纹尊(北齐) 高20厘米,口径11厘米,山西省寿阳县出土,山西省博物馆藏 青瓷莲花尊(南朝) 高35.8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11.9厘米,1956年湖北省武昌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青瓷大莲花尊(南朝) 高79厘米,口径1.5厘米,江苏省南京林山梁代大墓出土,南京博物馆藏。 D.扁壶 是战国以来在北方出现的一种特殊壶式。 黄色釉,壶两面饰有浮雕的舞乐人物,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黄釉瓷壶(北齐) 高19.5厘米,口径6.4厘米,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 E,瓷罐:六朝经典样式,形矮鼓腹,肩两耳或四耳,通常压印几何花纹 青釉四系罐(北齐.天统二年) 高16.5厘米,口径9厘米,1968年河北省平山县上三汲村崔昂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 黄釉绿彩刻莲瓣纹四系罐,高23.5cm,口径7.7cm,足径8.4cm   罐直口,溜肩,肩部有四弓形系,腹下渐收敛,假圈足,平底。口部及下腹部各刻弦纹一周,肩部刻弦纹数道,四系之下刻忍冬纹一周,腹部刻下垂莲瓣纹。器身上半部施黄色透明釉,又在八个方向上各施一道绿彩,下部露胎。  此罐1958年出土于河南省濮阳李云墓。李云为北齐车骑将军。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为李云夫妇合葬墓,葬于北齐后主武平七年(576年),由此可断定该罐的下限年代。该墓出土的另一件黄釉绿彩罐,现存于河南博物院,造型及釉色与这件相同,唯四系是方形的,与之有别。 青瓷莲花灌 南朝 高28cm,口径15.5,腹径28,底径16,泰州博物馆藏 青釉莲瓣纹十系罐 F。杯和盘 这件越窑青瓷耳杯、托,由杯和托组成,是六朝时期代表性的茶具之一。杯整体呈耳形,两端微翘,最长口径为15.7厘米。直口斜腹,腹浅,两侧有近长条扶手,以便于端持。底平,无足。托呈浅盘状,较大,亦无足。杯和托均为一色胎釉,胎色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灰色,质地坚硬细致;釉色为青灰色,釉汁纯净,且有釉上褐色点彩装饰工艺,整体显得古朴敦厚。 陶和瓷区别: 1、原料不同 陶器用粘土;瓷器用瓷土(高岭土) 2、烧制温度不同 陶器约800度左右;瓷器约1200度左右 3、物理性质不同 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渗水,敲击声沉闷;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渗水,敲击有金属声 ①概念:又称缥瓷。一方面由于釉的成分,另一方面由于烧制的温度是釉中含有较多氧化金属物氧化铁,在氧化焰中烧制成黄色,在还原焰中烧成青色。 (1)青瓷 C:54 M:5 Y:51 K:0 中国传统颜色色卡 ②浙江窑系分布:越窑(曹娥江地区)、瓯窑(东部瓯江地区)、婺窑(衢地区)、德清窑(北部东苕溪地区 黑瓷产地) 越窑双复系盘口壶(南朝) 故宫博物院藏东晋瓯窑青釉褐斑盘口壶 。 瓯窑产品特征是: 胎质:早期胎体较松,没有完全烧结,呈色较白略带灰色,胎釉结合往往欠佳。中晚期胎体较密实细腻,呈灰白或浅灰色,但仍有脱釉和剥釉现象。 釉色:早期多为淡青色,少有青黄和青绿色,透明度高,开冰裂纹,易剥釉。中晚期釉色多为青色、青黄色或淡黄色,胎釉结合紧密,少有剥釉现象。 造型:在造型上大多与越窑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如早期的牛形灯、褐彩碟、五联罐等及中期的仿花果形的碗、盘之类器物活泼秀硕。 装饰:简单朴实,刻划的纹饰有弦纹,莲瓣纹等。大量使用褐色装饰,早期为点彩,中期为彩斑,晚期为条形彩绘,且起笔细,收笔粗。 东晋婺窑双复系盘口壶 婺州窑瓷器装饰简朴,均为刻划花纹,风格文雅大方。产品造型上与越窑类似,但婺州窑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如三国时的人形互联,三圆柱形足水盂,西晋时雕贻龙纹盘口瓶等。瓷器特征: (1)三国时期的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较粗,没有完全烧结;西晋以后,一部分产品改用含铁量较高的红色粘土作坯,胎色泛红。 (2)三国时期釉色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釉层厚薄不匀,常凝聚成芝麻点状,釉面开冰裂纹,在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有奶白色的结晶体析出,这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西晋晚期釉色青灰或青黄中泛一点褐色,釉面开裂和晶体析出更多;南朝时釉色普遍呈青黄色,易剥落。 (3)婺州窑的历代制品均属一般民间用瓷,品种比越窑少,主要生产盘口壶、罐、碗、盆、碟、水盂、盏托、瓶等日用器皿。三国西晋时曾生产猪圈、鸡笼、谷仓、水井等明器。 东晋德清窑黑釉盘口壶 黑瓷:与青瓷的化学成分一样,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氧化亚铁在还原焰中烧制是氧化亚铁的含量达到8%以上,所呈现的黑釉效果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