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赵集中学2014八年级下学期第一课试题苏教版.doc

江苏省淮安市赵集中学2014八年级下学期第一课试题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淮安市赵集中学2014八年级下学期第一课试题苏教版

2014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试题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公平,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关于公平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平是以自我为中心,奉行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 B.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C.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D.公平就是互惠互利,实行平均主义 2.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注重效率、维护公平。这有利于( ) ①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②突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实现共同富裕,平等共享成果 ④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指出,公正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要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这段话表明了( ) ①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需要遵循公平的原则 ②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③正义的制度规则是社会生活的绝对权威 ④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以来,一些有理没钱、打不起官司的弱势群体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无偿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在基层较好地维护了司法公正,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法律援助的实施体现了( ) A、公平正义 B、竞争合作 C、权利义务 D、公平合作 5.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之所以强调公平是因为( ) A.维护公平就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维护公平是国家的根本任务 C.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D.维护公平才能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 6.家境的贫穷、父母职位的高低,这些差异反映了( ) A.人与人之间地位的尊卑 B.在交往中要区别对待 C.经济状况的好坏、社会分工的不同 D.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上的不平等 7.全国目前除西藏外,其余30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开放异地高考,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升学问题,使更多外来务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享受父母务工所在地的教育资源,让非户籍地考生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资格。各省市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细则( ) ①体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②体现关爱社会,关爱社会弱势人群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保障外来务工子女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 A.①③④???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 8.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呼唤正义。正义与每个人的行为相关,其基本要求是( ) ①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②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③要有一颗同情心 ④青少年对非正义行为要不惜一切代价制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下列与正义行为相违背的是( ) A.看见老人倒地及时拨打“110” B.买到盗版书后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C.汶川地震后个别商家乘机哄抬物价 D.制止游客在风景区乱扔垃圾 10.某市普通居民老麦20年来始终义务抓小偷,在当地拥有很好的口碑。老麦这是在( ) A、加强自我防范 B、用法律保护自己 C、自觉维护社会正义 D、捍卫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11.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 ①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能采取正当的方式维权 ②当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时,能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③有强烈的规则意识 ④少管闲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2011年10月25日凌晨,当酒驾司机将年轻的交警拖行2公里时,3位互不相识的的哥挺身而出,将肇事车团团围住,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使肇事者被绳之以法。的哥的行为 ( ) ①是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行为 ②必将激发更多的公众奉献爱心 ③是履

文档评论(0)

803322f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