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2.doc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
三,历史的反思:“经济人”之争未能得到真正的结论,相反,在论证的过程中,经济人的抽象不断修正,形成了“新经济人”的抽象。
诚然,“经济人”抽象的演变绝不如前述那般简单,似乎从古典到新古典的抽象的发展就如此自然。实质上,对“经济人”持有异议的传统可以向前追述到历史学派,近前则以否认“一个无所不在的、理性的、追求最大化利润的企业家的存在”的赫伯特#8226;西蒙9为代表,并将这种批评发展到高峰。其间,则有三次大的争论:19世纪晚期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之争,本世纪40年代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之争和70年代之后的“理性行为”之争。
对于这三次公开的大争论,在许多经济思想史的教程中都有介绍,马克#8226;布劳格(1990)对此也作了有成效的回顾,方法论中一些重要之作也都肇端于此,因此,我们也只简单提及而已。
历史学派一开始便以古典学派的批评者登上舞台。主要反对古典经济学家对“自利”的强调和由此建立起来的抽象分析方法,力图以“真实的人”来代替此种“抽象的人”。其间自然有许多误解的成分。然而,尽管如此,历史学派的批评依然迫使正统经济学家更准确的表达和认识经济人及其方法论意义。不幸的是,历史学派对经济行为中的伦理和文化因素的重视渐渐过头,而走向极端,开始否定经济人抽象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否定普遍规律的存在和一般经济理论的意义。因此,全面的“真实的人”的构想虽然诱人,却不能由之诞生合理的经济学理论。而这一严重缺陷也是新历史学派乃至于旧的制度经济学的教训。
相较于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的争论,或许对“利润最大化”原则的争论更加贴近现象一些。因为反方所持的根据恰恰是厂商的实际行为。大量的研究事实似乎表明,作为微观经济学主体的企业并不遵循所谓“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这看来是很有批驳力量的经验事实。不过,斯蒂格勒和麦克洛普很快给出了回应。回应和日后的反复论证集中于利润的最大化,却并无法得出可行的意见。其后,这次争论又演化成新的形式,而且大约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个体系。作为反方,赫伯特#8226;西蒙批评尤为尖锐,他认为数理经济学的发展使得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料事如神且全知全能。这种“经济人”抽象无异于“奥林匹克山神模式”,而实际上,“经济人只是一个寻求满足者;他之所以接受‘足够好’的解,并不是因为他宁少恶多,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10针对此批评,米尔顿#8226;弗里德曼提出了新的辩护。在1953年发表的《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一文中,他果断指出,市场竞争类似于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只有严格遵照理性原则及遵照最大化利润原则的厂商才能盈利并继续生存。而且无数次将收益最大化假说运用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预测,也有力的证明了此原则的可行性。西蒙和弗里德曼的对峙也成为日后在此问题上的两大体系。双方都提出了若干的理论论证,《经济人与社会秩序》(杨春学,1998,p194~~200)对此作了比较生动地描述。
可以看到,对所谓“利润最大化”的争论其实并未结束。而本世纪的另一次关于“经济人”的争论也远未结束,甚至可以说方兴未艾。这就是“偏好颠倒”。实验心理学的一些实验事实似乎在支持着经济人抽象的荒谬,因为这些实验意味着即使在最简单的人类选择中也不存在任何最优选择。经济行为中似乎并不存在正统经济学所乐道的偏好一致性。同样,主流经济学家对此作了回答。格雷塞和普劳特对这些实验结果进行了否定。不过更多的经济学家选择了沉默,这似乎表明着实验心理学的批驳力量,只是要给出进一步的事实以真正批驳经济人的抽象,可能还需要长时间的等待。11
对这些争论加以反思,我们看到,在某种意义上,争论双方都只是在各抒己见,对“经济人”的确切含义并未统一,于是争论的问题不能解决自是必然。若果说采取骑墙的态度,对批评者的否定态度,我们表示不同意。他们的许多论点和论据,或者处于误解,或者压根儿就站不住脚,至多只是抓住经济人模式的一些不恰当表述。不过,这是否可以说,对新古典的经济人抽象就加以维护呢?其实不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对经济人的各种批评实质上促进了“新古典经济人抽象”的不断反省并丰富。
有很多的证据以资说明。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批评,“经济人”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加里#8226;贝克尔革命”、“新经济学运动”之中,虽然“经济人”仍然保存了自利和理性的特征,其内容已经得到了诸多的更新。詹姆斯#8226;布坎南、加利#8226;贝克尔、道格拉斯#8226;诺斯便是其中的代表。而他们所努力勾勒的经济人形象已经对传统的“经济人”模式有了很大的突破。
一方面,对原来所使用的某些关键概念赋予新的广义解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