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性病学重点小结..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病性病学重点小结.

皮肤性病学(加粗重点) 总论 一 皮肤的结构 1.表皮 表 皮 角质形成细胞 (属于外胚叶分化 的上皮细胞基底层 根据分化阶段和 特点分层)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由浅至深) (是表皮的主要细胞 占80%以上。 特点是有细胞间桥 主要功能是形成起保 护作用的角蛋白。) 非角质形成细胞 non-keratinocytes (树枝状细胞) “透明”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来自骨髓) 黑素细胞(来自外胚层的神经嵴) 梅克尔细胞(同上) 未定类细胞 淋巴细胞 (无角质成细胞特点和功能) 2 .KC与N-KC的区别: KC:有细胞间桥,能合成角质,产生角蛋白 N-KC:无细胞间桥,不能合成角质,零星的散布在角质形成细胞之间,需特殊染色识别(仅黑素细胞HE可识别),数量很少。 3.表皮分层特点如下: 基底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层。由一层排列呈栅栏状的圆柱状细胞组成。其长轴与基底膜带垂直。胞浆嗜碱性,胞核浓染呈椭圆形,位置偏下方。该层有活跃的分裂能力,可分裂、产生新的角质形成细胞,故又叫生发层。 表皮更替时间(表皮通过时间):Epidermal turnover time 共约28天,基底层移到颗粒层最上部:约14d,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约14d 棘层: 位于基底层上方,一般由4~8层多角形、有棘突的棘细胞构成,胞核较大呈圆形,相邻细胞之间的突起以桥粒相连。最深层的棘细胞也有分裂功能,参与基底细胞共同组成生发层。由里向外,棘细胞渐趋扁平,电镜下,胞质内出现许多200~300nm椭圆形有膜颗粒,称为被膜颗粒(membranecoating granule),亦称为角质小体(karatinosome)或Odland小体。 颗粒层:位于棘细胞上方,由1~3层梭形细胞组成。胞内有较多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HE染色示强嗜硷性的透明角质颗粒(keratohyline granules),故名颗粒层。 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的表皮。位于颗粒层上方。HE染色可见在角质层与颗粒层之间有2~3层扁平、境界不清、无核、嗜酸性、紧密相连的细胞,胞质中疏水的蛋白结合磷脂与张力细丝融合在一起形成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同时对一些理化因素,如酸碱、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力,起到保护作用。角质细胞间由于桥粒逐渐消失,保证了它不断的形成和有规则的脱落,便表皮厚度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4.表皮黑素单元: 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5.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之间的连接: 桥粒、半桥粒、基底膜带(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致密下层,也称网板)。 6.真皮 真皮 纤维 1)胶原纤维 2)弹力纤维 3)网状纤维 基质 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 细胞 1)成纤维细胞 2)肥大细胞 3)巨噬细胞 4)真皮树枝状细胞 5)郎格罕斯细胞 6)噬色素细胞 7)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等 7.真皮有中胚层分化而来。皮肤附属器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8.皮肤的附属器有:毛发、皮脂腺、汗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甲。 二.皮肤的功能: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代谢、免疫。(七大功能) 三.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皮肤损害(皮损):指可以用视觉(看得到)或触觉(摸得着)检查出来的客观病变。 原发性皮损primary lesion -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早期皮肤损害。 -包括以下8种: 1-.斑疹(macule) 皮肤黏膜的局限性皮肤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既不隆起,也不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只能看到,不能摸着,一般直径小于1cm。直径1cm者称斑片。分为四种:红斑(真皮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引起,压之褪色)、出血斑(毛细血管破裂后红细胞外渗到真皮层所致压之不退色)、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脱失)斑 2-.丘疹(Papule) 为局限性、实质性、d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高出皮面,可以摸到。表面可扁平(扁平疣)、圆形脐凹状(传染性软疣),粗糙不平乳头状(寻常疣)。 3-.斑块(plaque) 丘疹扩大或者较多丘疹融合而成、d1cm的隆起型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 4-风团 (wheal) -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损害。淡红色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速起速消,退后不留痕迹,自觉剧痒,见于荨麻疹。 5-.水疱(vesicle)和大疱 (bulla) 水疱为局限性、隆起型、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 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 6-.脓疱(p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