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复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床复习题.

矿床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围岩蚀变:指矿体围岩在气-液和超临界流体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变化. 2.矿化剂:内生成矿作用中对成矿物质的运移和集中起重要媒介作用的物质。变化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成矿作用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和矿化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 从哪些方面确定矿体? 矿体的空间位置:一般由矿体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的。 矿体埋藏深度:矿体为出露于地表,还是隐伏于地下。 矿体与岩浆岩的空间关系:矿体系产于侵入体内,或位于接触带,或位于围岩中。 矿体与地质构造空间关系:指矿体产出在构造中的部位,与褶皱、断层的空间关系。 矿体与沉积岩关系:与层理、片理呈整合关系或穿切关系 围岩蚀变类型及矿物共生组合和特征? ① 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化、方柱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黝帘石化、石榴石化、闪石化。 ② 气成高温热液矿床:云英岩化、电气石化、黄玉化、黑云母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萤石化、钠闪石、霞石化、霓石化。 ③ 中-低温热液矿床: 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玉髓化、蛋白石化)、黄铁矿化、白云石化、青盘石化、高岭石化、明矾石化、重晶石化、蛇纹石化、叶腊石化、碳酸盐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铁白云石化、含铁白云石化)。 “围岩蚀变”的意义? ① 理论意义: (a)反演含矿热液的可能成分和性质; (b)分析成矿热液的搬运形式; (c)反演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温度、压力),矿物沉淀的原因; (d)确定成矿时代; ——有利于深入揭示矿床成因,丰富和发展成矿理论 ②找矿勘探的实际意义: (a)根据围岩蚀变类型,可推测矿产的种类; (b)据围岩蚀变的范围、强度,可判断矿体位置等; (c)有些矿床的蚀变围岩即是矿体; ——重要的找矿标志 矽卡岩矿床形成条件? 1)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温度: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温度区间为900~200℃,其中硅酸盐矿物主要形成于700~300℃,磁铁矿为600~300℃,硫化物为470~200℃(多在400~200℃范围内)。 压力:矽卡岩形成的深度通常不超过3~4km,但有的含钨矽卡岩可在4~6km深度下形成.大多数矽卡岩形成于中-低压力条件下。 此外热液体系的氧逸度、pH、二氧化碳逸度和硫逸度也是影响矽卡岩矿物成分、矿物组合特征和制约矿床形成过程的重要参数 。 2)岩浆岩条件 与矿床形成有关的岩浆岩种类很多,但主要的是中酸性、酸性及中基性的钙碱系列的花岗岩类岩,也有碱性系列的花岗正长岩、正长岩和石英二长岩、二长岩等。与矿化有关的岩体主要是来自地壳的中、上部,与改造型花岗岩有关 。 3)围岩条件 总的来说,碳酸盐岩石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容易分解、物理化学性质较脆,特别是硅化后更加容易形成破裂。渗透性增强而有利于含矿热液流通并被交代形成矽卡岩矿床。 4)地质构造条件 作为一类热液矿床,既要有有利的通道为其含矿热液的流动提供运输迁移条件,也要有合适的空间与场所为其矿质的沉淀堆积准备储存条件,因此区域上以及矿区的构造条件则是最 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二期”“五阶段”? 1)矽卡岩矿化期: 这是矽卡岩和矽卡岩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主要生成各种硅酸盐矿物。也即是矽卡岩的主体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一般不会有石英出现,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早期矽卡岩化阶段(干矽卡岩阶段 )(无矿阶段) ②晚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磁铁矿阶段) ③氧化物阶段 石英-硫化物期: ①早硫化物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 ②晚硫化物阶段(铅锌硫化物阶段) 斑岩型矿床特征及蚀变带? 特征: ①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斑岩有关,这些斑岩大多属于次火山岩类,矿床形成于次火山环境中; ②具有一定的面型矿化蚀变分带性,硫化物大量出现,富含黄铁矿; ③矿石呈细脉浸染状; ④产出时代:有重要意义的斑岩型矿床均出现于显生宙,特别是中生代和新生代,其次是晚古生代; ⑤角砾岩筒或角砾岩脉是重要的控矿构造形式; ⑥大部分斑岩型矿床都位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和板块内部的构造岩浆活动带内; 蚀变带: 自下而上或由内带至外带依次为钠钙质蚀变带(核心带)、钾质蚀变带、石英-绢云母带、泥质蚀变带、青盘岩化带;与上述蚀变带相对应,出现一定的矿化分带,自内而外依次为无矿带-辉钼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黄铁矿-黄铁矿±硫砷铜矿±砷黝铜矿±方铅矿土闪锌矿±金、银矿物。 自内而外,矿石的结构构造也常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即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脉状。主要工业矿体位于钾质蚀变带的外侧或石英-绢云母化带中。矿石品位一般较低,但矿化均匀,铜品位一般为千分之几,钼品位为万分之几。 可形成铁矿的地区以及铅锌矿常见成因? 硫化物的氧化带分带以及富集方式和成矿方式? 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淋滤出来的某些金属硫酸盐溶液渗透到潜水面以下,在还原环境中,交代原生硫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