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哲学常识
《哲学常识》上册基本原理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原理
【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自然界是客观的原理
【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2)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为人类谋福利。(3)违背自然及其规律,会受到惩罚或遭到失败。
【高考试题精析】
考查为什么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考题1] (2003·江苏·论述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话,对自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呜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发展道路。
(1)人们对人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运用所学哲学常识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这是考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道论述题,切合热点和时代实际。着重考查考生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唯物论与认识论的辩证统一。
(1)①从自然是神,到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再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②认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实践,每一阶段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都是基于当时改造自然的实践水平,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2)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严重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存是证明。③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辨析题型
[考题2] (2004·广东省高考题)现代著名学者赫伯特·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走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辨析: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
答案要点:⑴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改造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满足人的需要。
⑵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世界,是以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这种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不会因为人们的活动而消失;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考查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005年全国卷川渝云陕甘等省】39.(60分)根据图4(略)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 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 (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 对来到敦煌的西城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 (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 ,地豪族强买强卖。
——材料二、三据(三国志)
回答:
(6)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及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历史经验教训,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2分)
参考答案:
(6)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定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其特殊性,人类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根据该项地区实际条件和自然规律发展相关产业,这是由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所决定的。
②河西走廊地区总的来说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历史上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开发,有着重大的军事、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增加的人口及过度农业发展,加剧了人地矛盾,对自然环境有着一定的破坏作用。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中的有利后果,也应看到可能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
④自然界的发展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课件 项目四 核算出口报价.pptx VIP
- 遗体识别 五级技能《遗体防腐技术》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doc
- 高血压患者饮食健康宣教ppt.pptx VIP
- 合规审计员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共114张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5杭州市滨江区国有企业招聘16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纠正遗体体位姿势《遗体防腐技术》教学课件.pptx VIP
-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培养健康心理素质.docx VIP
- 遗体防腐整容之遗体消毒——选择使用消毒剂.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