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约而不简单.

简约而不简单 王荣生教授的书还真不是我这样的人一目十行就能看明白、想透彻的,一个星期就看了那么几页,薄薄的几页,真是不好意思。古有“笨鸟先飞”,我自知没能力先飞,但笨鸟自有笨鸟的笨办法,我就翻来覆去把这薄薄的几页多看几遍,里面讲的关于好课的标准,细细阅读之后,不禁脸红:对照王教授的好课标准,我离最低标准不远!王教授说到:“‘不知道教什么’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最大困扰;‘不知道教了什么’,是语文教师课后的普遍感受。就看见在课堂里忙活,但师与生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真是一针见血,这确实是语文课的常有现象。我又想起上次的作文点评课,自己不就是这个现象的典型吗? 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书还是要继续往下看,因为说的太对点了。看着看着,看到这一段:“语文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并加以切实研究,比如语文课程某一项具体目标的分解和逐步达成问题,语文课程数项具体目标的关联和融合问题,语文教学内容的逐步扩展、深化、提高的问题,语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的问题等。”并在后面附上表格: 好课 语文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考察 坏课 是(二) 与前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 否(二) 是(一) 与前后教学内容有差别 否(一) 说实话,那一段话我是看着挺吃力,想想也挺费力的,但这个表格却是一目了然,并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张老师的一堂随堂课。 学完了《唯一的听众》后,张老师让学生去看《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说实在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已不用老师费心思去教。张老师也明白这个理,所以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提到了这一课。但张老师抛出的问题还是让我的心为之怦然一震:对照这两篇课文,你能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随即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着:主题、开头、题目、写作上……告诉同学们静下心来看出,从这些提示方面去找。 这与我们平时教略读课文是多大的不同啊!平时我们在组内举行教研时,很多老师都喜欢选择略读课文来教学。其一,一课时就能完成,课中可出现高潮,整个教学过程也完整;其二,略读课文前的导语就像是一根串起珍珠的线,只要牵着这根线,一堂课就可以顺下来了。当然有些老师也会忽略一下导语,上成精读式略读课。我平时的家常课中,一般也都是利用导语中提出的现成问题进行教学的。张老师独具匠心,巧妙地把两篇课文有机联系起来,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恨不得拍案惊奇:太妙了! 学生的回答,虽然那么单纯,那么直白,但对我而言,是一种享受,一场思想盛宴的享受! 生1:这两篇课文的结局都出人意料,善意的谎言被揭穿后,主人公很感动。 师:建议揭穿这个词换一下,改成明白,是否更好? 生2:这两篇课文的题目都是从文中摘录的。 师:你真会发现。 生3:两篇课文的开头都开门见山。 生4:两篇课文的题目,都留有悬念。 生5:两篇课文的主题都是讲人和人之间的真情。 生6:关键词反复出现,形成一唱三叹的效果。那些不认识的人,自愿地付出,让人感动。 师:能不能说说不同点? 生7:《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中,家长阻挠孩子看书;而《唯一的听众》中,每人阻挠。(师生都被他的话逗笑了) 生8:《别饿坏了那匹马》中主人公真残疾;而《唯一的听众》的老太太假失聪。 生9:一家穷,一家富。 生10:《别饿坏了那匹马》真相是自己发现的;而《唯一的听众》真相是妹妹告诉的。 师:在文章的风格上、写作上有什么不同? 生11:我发现《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是通过对话的描写来推进故事情节的;而《唯一的听众》则比较诗意的描写。 生12: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比较含蓄,简练。 师:两篇课文,你更喜欢哪一篇? 生13:我喜欢《唯一的听众》。因为老人的语言,说的像诗一样,很打动我。而且结尾出人意料。《别饿坏了那匹马》我读到书摊主人冲里屋叫妹妹,妹妹出来时的描写就透露出他家其实没有马。 师:一点一点的蛛丝马迹,让读者去猜。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生14:(不服气)我也从《唯一的听众》可以推想出这个老太太不是一般的人。 师:其实,你们能发现这些,说明了秘密只泄露给那些细心的读者。 师:我们一起来读第10课,最后三段。(生齐读)写得不具体啊?写出来不是更好吗? 生又进行新一轮的头脑风暴,又引起新一场的唇枪舌战。 一生的回答特别精彩:这就像是冰山的一角,却让我想象着整座冰山。海明威曾 师:读几句话,就能想很多,这就是好文章。 下课后,学生们依然还有很多自己的观点想法,好友间互相组合成小组在继续交流、讨论着。 当时就觉得张老师的略读课上得真够略的,(大概半节课的时间),却又上得多么不简单哪!半节课中,前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前后教学内容有差别。虽然是独立的两篇课文,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