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模型构建与应用.doc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模型构建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内部运行因素、外部环境及农业产业化的目标解析,建立了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模型。说明组织的外部制度环境是进行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前提,并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指出合作社制为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首选。
关键词:环境效率 运行效率 目标效率 选择模型
引言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两种思路的争论。一种思路认为,要在农村中培养和发育农业企业家,促使一部分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另一种思路认为,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形式应当是企业,鼓励大公司进入农业,取得大片农地的使用权,直接雇工从事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两种农业产业化的不同观点和在实践中的不同做法的争论,其实就是关于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争论,其本质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选择问题。
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把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分为以契约为纽带的契约模式(合同制)、以资本为纽带的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公司制)和以互助合作为纽带的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合作社制)(张学鹏,2009)。并以效率为依据,对影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效率的外部、内部因素以及我国农业产业化所要达到的政治和经济目标进行分析,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比较分析的理论框架,摸索出最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组织模式。
影响组织效率因素
影响组织效率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与组织所要实现的目标三个方面。
(一)外部因素(环境效率变量)
1.法律制度供给。一种组织模式的构建及其发展变迁过程受到制度供给的影响。法律作为一种正式制度供给,涉及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赋税关系等的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自然禀赋。自然禀赋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包括所处地理位置、水资源、气候条件等。一方面,农业生产需要这些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一地的自然禀赋可使企业经营特色的农产品,或可使企业接近原材料产地,节约生产成本,使组织具有核心竞争力。
3.产业特性。农业生产有季节性与周期性的特点,农产品又有明显的鲜活性与易腐性,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对仓储、运输的要求极高。
4.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适度竞争和完善的市场秩序基础上,有效竞争与完善的市场秩序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内部因素(运行效率变量)
内部因素主要通过组织模式的成本、组织内部制度来影响组织模式的运行效率,属于组织模式选择的运行效率变量。
1.构建成本。如果一种组织模式的构建成本过高,并超过该种模式所能获得的收益,这种组织模式就很难建立和普及。外生及内生龙头一体化的构建成本都高于契约制模式。
2.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组织获得规模经济的原因主要包括专业化分工、先进经验在农民中的传播以及价格谈判上的优势地位等。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无论在专业分工以及成本节约方面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规模经济性更强。
3.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高低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相对于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而言,外生和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都能够明显降低交易费用。
4.资产专用性。就农业产业化经营而言,企业前期对于农户的固定资产投入,往往具有专用性资产特性,在缺乏相应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
5.风险机制。风险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机制,农业风险包括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产业化各组织如何建立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这直接关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效益。
6.监督机制。无论是企业本身存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股东的分散化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还是纳入农业产业化的企业组织与农户为达到既定目标的努力程度以及契约的履行,都要求完善的监督制度。
7.激励机制。农业产业化组织要实现组织效益与农民收益挂钩,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中,组织效益和农户收益直接挂钩,农户按照其与合作组织的交易量取得的二次返还会形成对农户很好的激励。
8.技术创新体系。掌握新技术的企业可以把这种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获得更高的利润。技术能够改变一个组织的目标、结构、形态和习惯,也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三)农业产业化的目标(目标效率变量)
在我国,从政府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角度考虑,至少应该包含政治和经济双重目标。
1.政治目标。第一,解决好“三农”问题,维护现行农业生产制度和农村地区的稳定,实现农村和谐发展。第二,增加农民的话语权,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