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的驯化及培养螺旋藻的驯化及培养.doc

螺旋藻的驯化及培养螺旋藻的驯化及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引言 1.1螺旋藻的历史情况简介 螺旋藻( Spirulina)系蓝藻门(Cyanophyta)颤藻目(Oscilatoriales)颤藻科(Oscilatoriaceae)中的一个属。现在国内外生产的螺旋藻主要有两个品种:钝顶螺旋藻(S . plantensis)和极大螺旋藻( S . mexima)。 十六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家到达墨西哥时见到土著印第安人大量食用螺旋藻。1940年法国生物学家Creach到非洲探险时发现乍得湖周围土人用螺旋藻制成食品和调味料,Creach博士便将这一发现向欧洲林奈学会作了报告。经世界著名藻类学家Dangeard鉴定并命名为螺旋藻。1950年,联合国出于对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而蛋白质供应不足的关注,开始对螺旋藻大规模养殖进行研究。1952年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发表论文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螺旋藻的研究情况。1959年,法国著名人类学家Maxives Brandily发表著名论文指出“数个世纪以来,乍得的原始部落一直开发和利用着螺旋藻,这是未来食品-2000年的食品。1965年法国组织探险队再次到乍得湖及其邻近地区考察,考察报告发表后,引起世界的生物学家、营养学家、企业家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1960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C.Zarrouk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螺旋藻的培养研究”,为用培养基法培养螺旋藻打下基础。1967年法国科学家Genevive Clemen1s}首次公布了螺旋藻养殖技术和结果,并全面介绍了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培养方法及加工干燥技术。 1.2螺旋藻的营养价值、保健作用及医药效用 螺旋藻在南美一些国家早已被作为食用藻类,日本已将螺旋藻作为保健药品投放市场。根据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螺旋藻具有高蛋白、高营养、高消化吸收率等特性。含有65%以上的优质蛋白,R-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高15倍,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的含量都极为丰富。螺旋藻细胞壁是由粗蛋白组成的,很容易消化。每人每日吃15g干重螺旋藻就能保证必要的营养素来源。螺旋藻中所含有的8种必需氨基酸和9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螺旋藻还有安全性高、无毒性、风味良好等特点。1993年在摩纳哥举办了首次螺旋藻大会,与会科学家一致认为螺旋藻可以解决贫穷国家的营养不良19J螺旋藻作为人类食品的保健意义不仅在于含有优质高蛋白,最引人注目的是胡萝卜素含量4000 mg/ kg,维生素高达1320 mg/ kg, Ca .P .K .Fe .Ge .Se等含量也极为丰富。这些物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延缓细胞衰老都非常有意义,螺旋藻所含有的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竟占总脂肪酸中的45,它可以有效地防止胆固醇和甘油三酷在肝脏、血管中大量堆积,防止损害心、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此外,还含有海藻酸、水溶性多糖、藻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成分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升白、抗辐射、抗溃疡、抗贫血、抗癌、治疗糖尿病等作用,并已应用临床实践。 1996年5-6月间,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藻的降低胆固醇作用同于阿拉斯加鱼油,而降低甘油三脂作用强于阿拉斯加鱼油。 根据报导,美国、日本和墨西哥的科学家对螺旋藻的毒理学和药理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证明其有很高安全性和多种生物活性,可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和辅助药物。其功效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减慢细胞衰老速度,降低胆固醇,具有防癌、抗辐射作用;刺激前列腺素合成,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伤口愈合,防止皮肤角质化;对贫血、肝炎、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视力衰退及肝病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对严重营养不良病人的调养、对病后虚弱者的恢复,对儿童增加营养和老人身体保健、延年益寿等均有特殊的效果。 根据毒理学研究证明,螺旋藻是无毒的。经过长期食用观察,也未见出现异常现象。根据我们的实验,L DS。测不出大鼠长期毒性实验,动物外观、活动形态、脏器组织均未见异常。 1.3我国螺旋藻的开发利用 我国对螺旋藻的研究是从70年代开始的,并数次从国外引进了钝顶螺旋藻种。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所和南京大学生物系先后作了观察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对螺旋藻进行了整体细胞放氢的研究。1983年4月至1984年1月在江西成功地进行了繁殖试验,收获到一批干藻产品。张志恒 (1989)用螺旋藻做了小虾饲喂试验,证明该藻易于消化和吸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江西省农科院畜牧所分别用螺旋藻做成配合饲料对小白鼠试喂,结果比对照组增重50,效果十分显著。张景襄等 (1989)在国内首次进行了螺旋藻工厂化培养生产和食品添加剂螺旋藻粉的制作。何实银等 (1 990)进行了螺旋藻工厂化试验和最简易的生产方式,科学的原料配方,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食品螺旋藻的培养,1988年通过鉴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