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名人履踪
第九章 名人履踪
胡昌翼,明经胡氏始祖,字宏远,号眉轩,本唐昭宗李晔之子。唐乾宁四年(897)昭宗立淑妃何氏为皇后。天佑四年(904)朱全忠(温)叛逆,迁帝于洛阳,三月朔生公。时婺源胡三公名清,官居金紫光禄大夫,受帝重托,匿之以归,名曰:“昌翼”,遂从胡姓,居胡村,今之考水也。后唐同光乙酉(925)公以《易》登明经进士第。义父胡三公,此时“授以御衣瑶玩,以示太子实”。公知身世,“遂不仕,隐居考水”。因“公倡明经学,为世儒宗,尤邃于《易》,故人号明经翁”。公殁于宋咸平已亥(999),享年九十有六。墓葬考水锡子坞金钗形,子孙世以经学传家,署其族曰“明经胡氏”。
※ ※ ※
胡三公明经胡氏义祖,名清,字鉴之,唐会昌癸亥三月五日生(843),后唐天成丙戍五月卒(927),享年八十四岁,葬婺源考水下市宅后巽山。据绩溪《龙井胡氏族谱》记载:“胡珍安定郡考水始迁祖也,字玄翁,行十七,生五子,三公胡清迁考水,四公迁德兴,七公迁长饶,八公迁江州,十公迁泗州。胡清三公为胡珍之长子,随父从古徽州歙县黄墩迁至考水”。
※ ※ ※
胡士良,字季臣,明经胡氏五世祖,生,卒年月不详,享年八十有一,墓葬考水后亥龙丙向。
北宋皇佑年间(又有元丰年间一说),因公赴金陵,途经西递铺,“见其山多拱秀,水势西流,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翌年就举家从婺源考水迁居古黟西递,“是为西递始祖”。从明经胡氏始祖昌翼公传至四世祖令极公时已有兄弟十人,并以天干名之,故称“十干衍派”。士良公行九,属壬派,故西递胡亦称为壬派胡氏。
※ ※ ※
宋元期间,明经胡氏七位经学名家,被誉称“七哲名家”。
1、八世祖丁派理学名儒明经胡公伸,号环谷先生;
2、十二世祖戊派理学名儒明经胡公方平,号玉斋先生;
3、十三世祖壬派理学名儒明经胡公斗元,号勉斋先生;
4、十三世祖己派理学名儒明经胡公次炎,号梅岩先生;
5、十三世祖戊派理学名儒明经胡公一桂,号双湖先生;
6、十四世祖壬派理学名儒明经胡公炳文,号云峰先生。
7、十五世祖己派理学名儒明经胡公默,号石邱先生。
父子名儒:玉斋先生子双湖先生;勉斋先生子云峰先生。
※ ※ ※
胡乙公,字贯之,生于北宋至道年间,明经胡氏七世祖。宋廷南渡(1126)时,愤金兵入侵,感百姓生灵涂炭,便招集义旅抗金,受到朝廷嘉奖,授以总辖六州诸军事,宋高宗还特赐“总辖六州诸军事”匾牌一块。西递村每逢佳节喜庆,该匾就呈放于总支祠《敬爱堂》正厅,以示光宗耀祖。
※ ※ ※
胡重(女)字从娘,生于明洪武已未年(1379),卒于明景泰五年(1454),西递明经胡氏十世祖胡礼朝的第三个女儿,及笄,而适宏村的汪公思齐(号景齐、字汪辛,公元1374——1424年)。由于丈夫离乡外出做官,一切家政悉归胡儒人管理。胡重不愧为名家千金,凡大纲小纪肃然得宜。她不但独自将儿女扶养成人,还为婆家的村里办了几件功高盖世的大事,凿水圳、挖月沼、建祠堂、葬祖坟等。数十年的卓著成绩,充分显示了胡重的多才多德,贤淑聪慧。她不但继承父志,善察风水,而且精通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尤为可贵的是她吃苦耐劳,平易近人,具有杰出的组织管理才能。率领族人开发基业,作出贡献。她七十五岁辞世,却在七十二岁那年写下了《胡氏重孺人遗嘱》,把进一步治理水利,挖掘南湖的重任寄托于儿孙后代,真不愧为一位名垂千秋的巾帼英雄,深受汪胡两氏家族的敬佩和怀念。
※ ※ ※
胡文光,字原中,明经胡氏十八世祖。生于明正德辛已(1521),卒于明万历癸已(1593)。嘉靖三十五年(1555)举人。任江西万载县知县时,大胆革新,清除弊端,兴文重教,抵御外侵等方面功绩突出,先后被擢升为胶州刺史,荆王府长史,官拜四品,中宪大夫。明万历年间,朝廷恩赐荣誉,在西递村口建有大型青石碑牌楼一座、流传后世至今。
胡贯三,字学梓,号敬亭,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生于清雍正癸酉年(1733)殁于清乾隆甲寅年(1794),享年六十一岁,胡公徽商佼佼者,在武汉、九江、景德镇等地号称有“三十六典”、“七条半街”资产,为“江南六大首富之一”。曾首捐重金助建碧阳书院,独造歙县“河西桥”,齐云山脚“登封桥”以及黟县永济桥、霭罔桥等,并倡建“明经祠”,修建黟、歙、祁、休大路九处。据族谱记载,胡贯三“善举用银八万两”。清嘉庆十三年(1808)胡公仙逝十四年后,因生前积德行善,福及乡党而被追封为正三品,通议大夫。故居《忄享 仁堂》现保存完好。
※ ※ ※
胡尚火曾 ,字如川,清贡生,官至从二品。明经胡氏二十五世祖,胡贯三之长子。公继承父志,乐善好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