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锋传人郭明义
?——当代的活雷锋?
?姓名:张勇法
班级:骨干1308班
学号:1330030818
?
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就是热血豪情。郭明义,这个时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用爱心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了雷锋精神的美丽旗帜,他非同一般的人生历程,给我们带来了富有现实价值的启迪与思考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车间通过班前会以及业余时间学习的方式学习了公司下发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一书,一个普普通通的矿业公司公路管理员,他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每一位员工!
在当今社会风气之下,金钱至上之时,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有人觉得雷锋离开我们很久了,雷锋精神和雷锋形象也逐渐淡化。如果有人学雷锋做了好事,甚至还被讹诈,被笑话,感到很无奈
郭明义,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一名普通的采场公路管理员,他以自己奉献的精神,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传奇: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他累计献工1.5万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
从1990年以来,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1994年以来,他为身边工友、特困学生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
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有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
2008年以来,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
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为此,他先后荣获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道德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等荣誉称号。
采场里“最忙的人”
夏季,采场里闷热难耐。
齐大山铁矿是目前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铁矿山,整座矿山的公路蜿蜒曲折40多公里长,而这些公路就是维系矿山生产的“血管”,承担着每年5000多万吨矿石、岩石的输出和转运的重要任务。郭明义就负责这些公路的建设和管护。
个头不高、黑瘦的郭明义在偌大的采场里,每天要在川流的车辆间巡行、指挥、筑路。他的周围是光车轮就近3米高的“电动轮”汽车。
在外人眼里,这是既艰苦又危险的岗位。露天采场没有任何遮挡,由于作业平台都是边形成、边生产、边消失,所以不能建固定的休息室。无论是雨雪突降,还是风沙来袭,连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越是在天气恶劣的时候,采场道路维修就越不能停下来。
其实,作为专业技术干部的郭明义完全可以不用每天到采场,也不用每天十几个小时和一线职工们奋战在一起。但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踏路的过程中,他可以感受路面的变化,巡查到采场运输线的最新情况。早上6时前到达采场后,他组织夜班司机抢修路面、平整铲窝,8时30分开始组织白班司机抢在中午之前把主要道路修好。下午,他又沿着采场作业路面进行检查,一边及时处理道路问题,一边掌握各铲位出矿情况。郭明义每天坚持早出晚归,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且15年如一日。大家粗略地给他算了一笔账,这么多年他走过的采场公路里程竟达6万多公里,相当于四次“长征”的路长。
原郭明义所在办公楼的门卫说:“刚开始,我们对郭明义天天一大早就来敲门很烦。时间一长,形成了习惯,每天准时给他开门。有一年大年初一,我们本以为郭明义不会来了,没想到,他又准时在外面敲门。”
郭明义的工友马文昌回忆起2007年3月4日那场50年一遇的暴风雪,更是感慨。他说:“那天我正值夜班,路上积雪没膝深,但老郭却手脚并用地赶到采场,出现在我眼前时,已经成了‘雪人’。老郭是我看到下雪后第一个上山的人。”后来得知,郭明义是5日凌晨2时动身往采场走的,一到采场,他就开始组织除雪工作,持续到晚上6时,矿山40公里道路主干线全线恢复运行。
党员等同于奉献
1958年12月,郭明义出生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1977年1月,郭明义报名参军。在军旅生涯中,郭明义曾在全师技术业务竞赛上,一举获得汽车教导员专业理论和实际考试两个第一名,而且,他因为在助人为乐、抢险救灾中的突出表现,被师党委命名为“全师学雷锋标兵”,1980年6月他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
郭明义说:“为了党,为了祖国和人民,我愿意抛弃一切,终生为党的事业而奋斗。”30年来,郭明义始终模范践行党的宗旨,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始终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爱,化作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坚定信念和模范行动。
自1982年1月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