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自测卷(五)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75分,共50小题,第Ⅱ卷45分,共3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A.规模大 B.耗费大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盐铁官营制度A.②③④ B.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A.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C.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8.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因)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据此推断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
A.商业容易脱贫致富,是本业B.农业不如工业,工业不如商业
C.西汉重农抑商任重道远D.商业虽然为末业,但有助于百姓脱贫
据不完全统计,1500年以后欧洲市场上的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以及非洲的象牙等奢侈品价格比以前上涨了5倍,不仅如此,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也是飞速增长。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了经济发展D.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9世纪后期西方某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英国章鱼:只吃黄金》,画中章鱼的触角从英国伸向了世界各大洲。下列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极力推行武力扩张的政策B.讽刺了英国人只喜欢黄金的贪婪欲望
C.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对外的传播D.揭示了世界市场与“世界工厂”关系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国 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材料中的描述应该出现在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前期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中期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1880年英国人傅兰雅曾说及他的在华观感:“西国所有有益中国之学,中国必欲得之,盖华人已有饮泉思渴之心焉。”又说,中国人“明知学术一道,不在一国一邦,故虽视西人为夷狄之邦,亦乐学其有益于中国之事;惟必依中国之法以学,否则弃而不取”。材料所述现象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A.西方民主思想广泛传播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C.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D.社会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