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政策学习题5解析
公共政策学习题5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2.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西方思想史上两种主要的认识论是理性主义和( )A.后现代主义 B.唯物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经验主义3.政策宣传在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中属于( )A.核心概念 B.次级概念C.主要概念 D.边际概念4.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A.理性主义模型 B.混合扫描模型C.集团模型 D.渐进主义模型5.“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是指( )A.公共政策 B.政策C.决定 D.决策6.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是( )A.咨询子系统 B.信息子系统 C.监控子系统 D.反馈子系统7.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A.互适模型 B.循环模型C.综合模型 D.博弈模型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所采取的试点评估法属于( )A.“前—后”对比法 B.“投射—实施后”对比法C.“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 D.“有—无政策”对比法9.1977年中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统一考试制度属于(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C.确定型政策 D.不确定政策10.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A.多角度分析法 B.原因层次分析法C.类别分析法 D.边界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 )A.经验主义 B.理性主义C.逻辑经验主义 D.后现代主义2.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构成主要包括( )A.党的政策 B.行政决策C.立法决策 D.人大决策3.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 )A.政治领袖 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C.民意代表、大众传媒 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A.辩证性 B.主观性和人为性C.关联性 D.稳定性和可预期性5.政策终结的方式有( )A.合并 B.替代 C.缩减 D.分解
二、概念题
1、社会问题
2、私人问题
3、公共问题
4、社会解组
5、实质相关原则
6、类目穷尽原
7、类目排斥原则
8、单一分类原则
9、类别分析
11、假设分析
12、直接选优
13、间接淘汰选优
14、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三、简答题
1、社会问题的要件
2、社会问题的特征
3、公共政策问题的内容
4、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方式
5、公共政策问题主客观统一性的内涵
6、社会现状的理性分析的内容
7、价值冲突的类型
8、政策问题内在引发机制的几种情况
9、政策问题的外在引发机制的情况
10、提出政策问题的主体
11、专业政策机构存在的意义
12、中国政策问题搜寻系统的现实
13、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
14、导致政策问题的原因
15、假设分析的主要阶段
16、确定目标的困难因素
17、确定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18、公共政策方案规划的特征
19、方案规划的原则
20、方案规划的程序
21、政策方案选择的标准
22、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涵
23、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意义
24、政策合法化的权限
四、判断题
1、公共政策执行反对创造性地执行.
2、对一般的政策执行人员而言,政策执行就是机械地照“章”办事.
3、公共政策执行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的形式.
4、有效的信息沟通能促进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协调.
5、社会心理承受力与政策能否有效地执行无关.
6、公共政策评估指对公共政策预定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
7、公共政策评估指对公共政策输出的评估.
8、公共政策评估包括对公共政策非预期影响的评估.
9、公共政策评估不涉及投入公共政策的间接成本.
10、外部评估的优势在于能方便地掌握公共政策运行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存在利益相关性,评估可能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单选:1-5 ACBDB 6-10 BBCCD
多选: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D
二、概念题
1、社会问题,人的价值、观念、利益或生存条件遭受威胁或产生矛盾而需要解决的问题。
2、私人问题,社会问题在少数私人身上的体现,包括个人和其他非公共领域产生的问题。
3、公共问题,社会问题在多数人身上的体现,及私人问题在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
4、社会解组(social disorganization)
当新旧社会更替、科技文化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导致社会现实客观情况变化时,便会出现旧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