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曲靖市雷电活动规律分析.doc
曲靖市雷电活动规律分析
摘要:曲靖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属强雷暴区。根据云南省闪电定位仪系统监测到的2011年曲靖市的闪电数据,使用统计的方法,从闪电的月变化、雷暴日的月变化、闪电的日变化和雷电流强度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曲靖市雷电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对开展防雷减灾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曲靖市秋冬季发生正闪的比例有所增加,在秋冬两季人们同样要注意雷电的防护,特别是对平均雷电流更大的正闪多加注意。下午至傍晚时段雷电发生的比较频繁,户外活动的人员需多加注意防雷。防雷工作者应做好雷电预警和宣传工作,尽可能避免和降低雷电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闪电数据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S761.5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曲靖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30年年平均气温14.4℃,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1038毫米。根据曲靖市各县(市、区)气象局60年以来人工观测的气象资料显示,历年平均闪电雷暴日为46.9-72.5天,雷暴最多一年为1959年罗平县达109天。为了更科学、准确监测雷电数据,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云南省于2006年在全省建立了ADTD闪电定位仪组成的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年平均雷暴日为136-159天。利用定位系统提供的雷电数据,对科学、有效研究曲靖市雷电分布特征、分布规律,开展防累减灾工作起到了重要意义。
2 闪电定位原理和资料选择
2.1闪电定位原理
云南省闪电定位系统于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由23个ADTD闪电定位仪探测站网组成,用于对整个闪电活动产生的多频段信号进行跟踪和监控,可以进行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测。该系统能够探测雷电流强度、陡度,探测雷电单体和大范围雷电活动发生、发展的移动方向和速度,确定闪电的经纬度。
2.2闪电定位资料的选择
选择的数据为曲靖市2011年(1~12月)的闪电定位数据,每个闪电定位数据包括地闪发生的时间、位置(经纬度)、极性(正、负)、陡度和电流强度等参数值。2011年曲靖市雷暴日为159天,全市共发生闪电41733个,其中正闪1637个,负闪40096个。
3 闪电特征分布
3.1闪电月变化
如图1,2011年曲靖市闪电月变化呈双峰分布,由于2011年曲靖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秋冬春夏四季连旱,持续严重的干旱天气导致曲靖市7月、8月甚至9月发生的闪电现象都比非干旱年份偏少,使得闪电月变化图上出现了6月和9月两个峰值。12月份没有闪电现象发生,7月闪电数量比6月份明显减少。根据图2分析,1、2、3和11月正闪占当月总闪的比例均在25%以上,其中,1月出现极大值。由此推断秋冬季发生正闪的比例有所增加,在秋冬两季人们同样要注意雷电的防护,特别是对平均雷电流更大的正闪多加注意。
图3给出了2011年雷暴日变化曲线,从中可以看出雷暴日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峰值为6月,雷暴日达到29天。同时,对比2011年曲靖市闪电月变化图,雷暴日月变化同样呈现双峰分布,双峰出现在6月和8月,而不是闪电所出现的6月和9月双峰值。图1和图3对比分析发现2011年曲靖市的闪电月变化和雷暴日月变化不相符,月变化曲线存在较大的差异。
3.2闪电的日变化
统计曲靖市2011年每日各时段所发生的闪电数,绘制出2011年闪电日变化图。从图4分析得出,闪电的发生数具有明显的日变化,13:00~3:00为闪电发生的高值区,闪电数在16:00~17:00达到极大值。同时,闪电在22:00~23:00还有一个次峰值区。4:00~12:00闪电发生较少,为一低值区,在10:00~11:00达到谷值区。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阴雨天曲靖市在四时到中午时段雷电发生较少,下午至傍晚时段雷电发生的比较频繁,户外活动的人员需多加注意防雷。
3.3雷电流强度的分布特征
雷电流强度是衡量雷电放电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2011年闪电数据统计得出全年平均雷电流强度为40.020KA,正闪平均雷电流强度为60.522KA,负闪平均雷电流强度为-39.193KA,最大雷电流为-367.5KA。图5为2011年总雷电流、负雷电流强度分布图,总雷电流与负雷电流强度分布完全相符。图6为2011年正雷电流强度分布图,图5和图6对比发现总雷电流与正闪的雷电流强度分布差异较大,总闪电数峰值出现在30KA到35KA之间,其强度在115KA以上的闪电数占总闪电的1.40%;正闪电数峰值出现在40KA到45KA之间,其强度在115KA以上的闪电数占总正闪的8.16%。由此对比得出正闪的平均雷电流强度要大于负闪的平均雷电流强度。所以单个正闪对生命财产安全所造成的威胁要大于单个负闪所造成的威胁,由于负闪的总量远远大于正闪的数量,往往总负闪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影响.doc
-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oc
- 施工预算结算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doc
- 旋喷止水墙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doc
- 旋流计量装置的应用分析.doc
- 无人值守变电站实现的条件与微机保护的关系.doc
-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改造设计.doc
- 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要点.doc
- 无功电压的优化与调节论述.doc
- 无功补偿技术分析.doc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