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虾白斑综合症的进展与讨论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与讨论 摘要: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是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能导致养殖的对虾大规模死亡。WSSV是含有囊膜的无包涵体杆状双链DNA病毒,属于线形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WSSV传染能力强,致死率高,且能感染多种虾、蟹。本文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现状做了详尽的报道,以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便利,并在最后用哲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对虾;病害;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检测;基因;蛋白质 1 对虾养殖及其病害 1.1 世界对虾养殖情况 由于全球对虾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且海洋中能捕捞的量逐年减少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对虾养殖业便逐渐兴起。1982年,对虾养殖产量在世界虾类总产量中的比重不到 5%,到2003年,已上升到37%。目前,虾类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中国,消费量约占世界虾类产销量的75%,而主要对虾类生产国,包括海洋捕捞和人工养殖对虾却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少部分在西半球。1997年-1999 年养殖对虾的国际市场价格非常好,于是一个新的对虾养殖高潮突然掀起,越南和印度成为对虾主要出口国。2002年,中国养殖对虾产量超过泰国居世界第一。2004年全世界虾关产量达到607。9x104t,全球最大虾类生产国依次为中国、泰国、印尼、越南等,而西半球国家只有拉丁美洲厄瓜多尔居于主要产虾国的第十位,其次是墨西哥[1]。在此背景下,全球养殖对虾的面积激增,产量大幅度增加,给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额利润,使对虾养殖业得到更迅猛的发展。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粮食安全、食物供给、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平衡、就业和扶贫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虾养殖起源于亚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南美国家基于本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对虾养殖业,特别是南美白对虾的人工养殖,目前亚洲总产量仍然位居世界对虾养殖产量的 80%以上[2]。 1.2 我国对虾养殖业发展 我国对虾养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努力发展,目前我国对虾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上,对虾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对虾养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起步发展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从几千公顷发展到近10万公顷,养殖对虾产量从几百吨增长到近20多万吨。其特点为养殖中国对虾为主,人工育苗商业化,饮料生产工业化,水产冷冻加工业开始起步,对虾养殖成为辽宁、山东、河北三省水产养殖发展的最大亮点。 (2)第二阶段为萧条期:从1993年-1997年,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暴发流行,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从1992年的22万多吨,下降到1994年的5。5万吨。对虾养殖产量的急剧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很多对虾养殖企业因病害严重,又无法控制,纷纷转移养殖其他经济种类海洋生物或者放弃。 (3)第三阶段为恢复-快速发展期:由于经历了灾难性瘟疫,对虾的病害防治引起了人们的不断重视。从1998-2003年,历经多年的努力探索,政府和企业把对虾养殖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特别是1998年凡纳滨对虾在广东省的深圳、汕头等地养殖成功后,对虾产量开始缓慢恢复。此时对虾企业把握各种机遇,排除不利因素,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养殖对虾的出口出取得了重大成绩。目前我国对虾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04年,我国海水养殖的对虾产量达到53。5万吨,约占全球养殖对虾产量的31%,对虾养殖业进入了高峰阶段。 凡纳滨对虾又名南美白对虾,学名Litopenaeus vannamei, 又称白肢虾,白对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清灰色,全身不具斑纹。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滨对虾属(Litopenaeus),是少数几种具有开放式纳精囊的对虾种类。 1.3 对虾主要病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沿海各国的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其病害也日益突出。由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爆发,使得对虾养殖产量急剧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已报道的对虾疾病种类有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黄头症病毒(YHV)、桃拉综合症病毒(TSV)和传染性皮下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等数。除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之外,还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虾病毒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虾病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3]。我国对虾病毒病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有关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