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活动总结
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活动总结
“有湖,有塘,有桥的地方是江南;有中国,有美国,有日本的地方是国际;有梦想,有追求,有创造的地方是新教育。”这是新教育研究院卢志文院长在“2011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持词。而我,就有幸来到美丽的江南小城,参加了这样一个有梦想、有追求、有创造的高规格的新教育的会议。这次会议,不仅仅有新教育研究团队里大家所熟知的朱永新教授、卢志文院长、许新海局长以及像桃花仙子、牛心红主任、儿童作家童喜喜这样的新教育知名人士参加,还特地请来了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佐藤学、牧野笃,美国波士顿麻州大学教育领导系主任严文蕃、波士顿大学教授Jack Leonard等专家,阵容非常的强大。
20xx年7月9日,论坛在湖小教育集团清英外国语学校正式开幕。紧接着,湖小教育集团奚亚英校长主题汇报、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新教育实验展示活动、中国新教育实验报告会、美国有效学校与有效教学报告会、中美新教育发展对话、佐藤学报告会、牧野笃主题演讲、朱永新先生主题演讲等活动,一项接着一项,每天从早上8:30开始,12:00后结束,下午2:00开始,6:00以后结束,匆匆吃过晚饭,7:00,晚上的交流、研讨又准时开始,真正叫做高速运转啊!几天下来,各位教育专家的教育思想不断冲击着我的大脑,各位新教育榜样教师的言说不断感动、震撼着我,但是,由于本人天性愚钝加底蕴不足,对一些大的理论的东西领悟不够,也就不敢妄谈感想,我能谈的,只是一些触动我的、感动我的细节上的东西。
感动一:从这里走出一品平民。
“从这里走出一品平民”,这是湖塘桥小学大门左侧墙上的几个大字,也是湖小的办学目标。走进湖小,首先就是被这几个字感动的。多好的说法呀!现在,我们很多的学校,很多的老师,张口就是培养什么什么样的人才。可是殊不知,这样的“大话”导致的结果是不仅仅“人才”没培养成,连“人”也谈不上合格了。是啊,人才!哪儿有那么多的人才呢?社会上,什么什么家的能占多大的比例?占社会主流的,乃是平民老百姓啊!社会要进步,仅靠“人才”能行吗?不行,关键还在于大多数的“人”呢!只有这占社会主要组成部分的普通老百姓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知识都得到了整体的提升,社会的进步才是有希望的。因此,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家长,首先应该将心态调整好,将目标调整好,朝着培养“人”的目标去努力,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更大的价值的。
感动二:真正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湖小,真的是每一处景,每一样物,都是有着内涵的,都是有益于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楼的走廊上,有一排可以直接放出饮用水的水管,边上还有小心烫着、不能洗手的温馨提示。教学楼的楼梯拐角处,有随时开放的“书吧”,学生可以自由出入,自由阅读。更让我感动与羡慕的是,在教学楼上,还有一块专为教师设计的“休闲区”,这里,有咖啡、有果汁、有茶,老师可以自由选择。这里,有精致的竹椅和桌子,可以坐下慢慢品尝点来的饮料。这里,还摆放着各类书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一本边品咖啡,边悠闲地品文字。这里,还有卡拉OK呢,晚上,学生回家了,加班的老师、住校的老师还可以来一展歌喉,放松放松自己的心情。现在很多学校,替学生考虑的很多很多,可是能够真正替老师身心健康着想的就很少了,而湖小,不仅想到了,还做到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劳逸结合,这样的张弛有度,湖小的老师才会如此的充满活力,如此的尽心尽力吧!
感动三:学生来到学校,是来学“生”的,不是学“考”的。
这句话,是陈大伟教授在讲座中说道的。当时,此语一出,我差点被感动得流泪。这多么像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呐喊啊!学生学生,来到学校,是想学习生活的本领与技能的,可是我们的教育中,教给学生多少生活的本领了呢?试想,N多年以后,我们现在辛辛苦苦、费尽心思要学生会背会写会考的东西,还能用到多少啊?可是,现行的体制、当今的社会大背景就是如此的残酷,“考”几乎就是衡量学生,也是衡量老师,还是衡量学校的唯一方式,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异与否,就是衡量老师教得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就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势头是否良好的唯一标准。在一次又一次的大考小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个性特长,慢慢都消磨掉了,似乎,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大学,可是,上了大学,甚至是上了名牌大学,就一定可以很好地生活了吗?因此,陈大伟教授这么说道:“什么是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上,学生要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理想的课堂要为学生奠定幸福生活的基础。”“什么是幸福的教师?幸福的教师课前有期望和憧憬,课中有创造,课后能审美。”
感动四: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才是教师的原点。
这是佐藤学教授谈到的观点。基于这个观点,佐藤学教授不主张备课时备得太细,因为,备得太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