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病害 全世界已知120多种,中国报道40多种,其中主要有苗病、铃病、枯萎病和黄萎病,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约10-15%。 棉花根腐病和黄萎病 棉花立枯病Rhizoctonia damping-off 棉花立枯病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Bacterial blight Bacterial blight 棉花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 枯萎病和根结线虫 异核现象是半知菌普遍具有的特性,对于半知菌异核体的产生及随之发生的准性生殖是菌系形态及致病力变异的主要原因。Dickinson (1932)首次在镰刀菌中观察到异核现象。 徐孝华 (1987)分析了我国浙江、新疆、北京等地的37个枯萎病菌菌株的异核现象,发现其中12个菌株在培养性状和孢子形成等特性上有所不同。经纯化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稳定菌株,这3种类型菌系的地理分布、核型比例和致病力都有差异。史大刚等(1991)证明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病菌在田间能够以异核体存在,这可能是新生理型产生的重要因素。 发病规律: 越冬:土壤带菌、病残体带菌和种子带菌,根系入侵,危害维管束。 20-27度的土温和60-75%的土壤含水量利于发病。 线虫与发病密切相关。 中棉抗病,陆地棉中感,海岛棉高感。 镰刀菌毒素及菌丝堵塞导管与致病有关。 传播: 棉花枯萎病远距离传播,是借助于附着在种子上的病原体。棉花种子外部和内部都可携带枯萎病菌,但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棉花种子带菌的数量相差悬殊,其幅度在0.1-6.6%不等,不同棉花品种,不同年份,种子上携带枯萎病菌数量不同。 另一传播途径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棉籽饼肥料。黄仲生等的研究证实,棉花枯萎病菌可以通过猪、牛消化道而不丧失致病力。因此用病杆、病叶及带菌棉饼、棉籽壳做饲料时,必须经过加温煮沸30 min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病原菌,以杜绝后患。 棉枯萎病的传播途径除上所述之外,病区的棉杆,灌溉时的串灌、漫灌,以及风、雨、农具等也都可以成为传播媒介。因此要注意和保持田间操作的科学程序,及时进行必要的防治处理。 * * 苗期病害在各大棉区都普遍发生,黄河流域棉区苗病率有时高达50%,死苗率达5~10%,造成棉田缺苗断垄。 枯萎病和黄萎病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我国个别省、地发生,80年代已遍及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危害十分严重,估计年损失皮棉达10万吨以上。 棉花烂铃在黄河流域多雨年份极为严重,造成产量损失达10~30%,并使纤维品质变劣。苗病、枯萎病、黄萎病、铃病造成损失严重,多年来一直是棉花研究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加强对这些病害的研究和防治是保证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 中国按自然区域可划分为五大棉区,各棉区的病害发生种类不同。 ①黄河流域棉区,即秦岭、伏牛山、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北部特早熟棉区以南,西起陇海,东至海滨。苗期以立枯病为主,红腐病和炭疽病也有发生,枯萎及黄萎病混合发生,铃病中疫病烂铃最普遍,其次为红腐病烂铃,炭疽病烂铃则较轻。 ②西北内陆棉区,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甘肃和宁夏沿黄河灌区。黄萎病发生轻,枯萎病、炭疽病、黑根病等较重,局部地区角斑病严重,苗病不突出,烂铃很少发生。 ③北部特早熟棉区,千山山脉以西、西北内陆棉区以东,包括辽宁大部、晋中、陕北及陇东。苗病较重,黄萎病为主,枯萎病、铃病亦有发生。 ④华南棉区以铃病为主,棉枯萎病及黄萎病也有发生。 ⑤长江流域棉区苗期以疫病、炭疽病发生较多,立枯病和红腐病也有发生,枯萎病发生较重,黄萎病在局部地区发生,铃病中以疫病烂铃最普遍,中、下游地区炭疽病烂铃也相当严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柑橘基地质量管理体系.pdf
- CAD2007入门教程_图文版.ppt VIP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_可搜索.pdf VIP
- DB4419_T 24-2024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指南.docx VIP
- 安全可靠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技术要求.pdf VIP
- SH3124-2001T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VIP
- 电缆敷设图集 12D101-5.pdf VIP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课件.pptx VIP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淮北矿业2015年矿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淮北矿业2015年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