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动荡与革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一战后的世界)
第一课 俄国向何处去
(一)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二月)
1.背景:一战将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边缘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
1.背景: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引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其对外参与一战,对内镇压革命的政策;1917年4月列宁回国,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俄国工人力量比较集中
2.地点:彼得格勒 3.领导人:列宁 4.“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 (冬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
5.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6.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7.特点:以大城市为中心,暴力武装斗争
8.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9.巩固政权的措施:对内: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1918年从彼得格勒迁都莫斯科);实施战时共产主主义政策 对外:1917年 退出一战
(三)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为了打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即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政权)
内容:a实行余粮收集制,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c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2)新经济政策(1921-1925年):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2.内容: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即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c允许自由贸易、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即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新”在何处(特点和实质):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部分地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4.影响:a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b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恢复了国民经济;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5.意义:a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b 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c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6.启示:a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b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国情,依据国情变化,灵活调整政策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a1917年《新青年》杂志上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宣扬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b1919年五四运动,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d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列宁(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贡献:
a1917年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c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联)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1922年底,苏联建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后扩展到15个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一)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成就:
1.实现了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
2.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苏联国防力量大大增强。
(二)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即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
1.特点:高度集中
2.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手中、缺乏民主和法制、个人崇拜严重 经济上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评价 :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b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 :a政治上,阻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500题.docx VIP
-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doc VIP
- 波音777X折叠式翼梢结构设计及仿真.docx
- 2025重庆江北区郭家沱街道办事处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05G359-3悬挂运输设备轨道标准图集.pdf VIP
- 7.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docx VIP
- 2025抖音电商品牌服饰秋冬趋势报告.pdf VIP
- 数字化技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 VIP
- 邮政面试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 VIP
- 2025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发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