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2014年度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88套.docVIP

2013年度2014年度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88套.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度2014年度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88套

瑞安市滨江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4分) ?? ?走进农庄,成片成片的桂花开得像海一样,分外妖ráo(?? ??)。空气中香味浓yù( ????)得风都吹不散,满山如云的香气,让人如chī(?? ??)如醉。这真是一种无与lún(???? )比的享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一代天娇 温声细语 轻而易举 黎明百姓 B、红装素裹 断章取义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C、敬业乐群 重蹈复辙 恼羞成怒 孤军奋战 D、弥留之际 廓然无泪 自知之明 怒不可遏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4、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3)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6) 《陈涉世家》中陈胜号召戍卒、表现对封建等级制度强烈不满的句子是: 。 (7) “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是旧中国农民的耕作形象,在《观刈麦》一诗中就有意境相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 5、名著阅读(6分)   (1)根据阅读印象,?? 写出选段中加点的他 ??? (他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扮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他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 (他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 (? ? ??选择上题中的一个人物,写出他的绰号,并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根据此方案,从2016年起,北京市高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50分减为100分,语文科目分值由150分增加至180分。中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20分减少为100分,语文科目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此前,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也对高考英语考试进行调整,取消了听力考试,放在平时考。这些举措的出台,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 《新华网》【材料二】日前,一些主打文化牌的节目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在各大卫视热播,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关注汉字书写,关注古典诗词背诵,关注那些似乎被忽略的中国文字、文学以及文化。“汉语热”、“国学热”在当前渐成风尚。 说说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2分) 结合社会现实,说说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3分)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决定成功的利器(15分)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zsc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