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2014年度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131套).docVIP

2013年度2014年度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131套).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度2014年度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131套)

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学校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 ? ? ? ? ?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3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按要求填空(12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7)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8)船头坐三人,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魏学洢《核舟记》) (9)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 ? 。 (10)《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字形、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绥靖(shuí) 疟疾(yào) 寒噤(jīn) 仄歪(zè) B、箱箧(jiá) 震悚(sǒng) 差使(chāi) 狼籍(jí) C、蹒跚(pán) 尴尬(gà) 愧怍(zhuò) 取谛(dì) D、吊唁(yàn) 匀称(chèn) 驻足(zhù) 竹篙(ɡāo) 3. 名著阅读。(5分) (1)下面关于《水浒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家破人亡、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杀了高俅的爪牙,雪夜投奔梁山。 B.“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晁盖。 C.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D.小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下面两个故事,任选一个概述其情节。(60字左右,3分) ①鲁滨逊制陶器 ②鲁滨逊解救“星期五” 我选( ): 4.八年(1)班要举办一次“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研究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如下素材。请你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回答以下的问题。(4分) 材料一:古诗中有许多写到莲的,最早的是《诗经》中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到后来,它成了历代诗人笔下的宠儿,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南朝民歌《西洲曲》),“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杜甫《绝句漫兴·其七》)等。 材料二:荷花之美被历代文人所推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就曾用出水芙蓉比喻自己的爱妻卓文君,自北宋周敦颐写了《爱连说》后,荷花更成为花卉王国里的“名门望族”。 材料三:江南民间旧俗把农历6月24日作为荷花生日,届时人们结伴去观荷,为荷花“过生日”。 (1)从你的记忆中搜索,写出一句咏莲的古诗句。(要求:材料中出现的诗句除外)(1分) (2)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莲花的两个别名。(2分) (3)请你探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作为文学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二、阅读能力。(37分) (一)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6-11题。(16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zsc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