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上的街市ppt课件分析
4.请你展开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方法,把“遥望”、“繁星”、“闪烁”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词语顺序不拘) 5.这首诗有写实,但更多的是想象。请指出诗中的想象部分。 学生回答合理即可。 后三节诗是想象部分。 返回目录 6.巩固练习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课后作业: 一.发挥想象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200字短文(任选其一) 1、看到蜡烛为照亮别人把光明洒向人间,我想到… … 2、从爷爷脸上的皱纹,我想到… … 返回目录 二.尝试背诵 多么令人羡慕的天上街市啊,多么令人神往的幸福生活啊!可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大家都知道事实上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是这样的,天街的幸福生活在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只是一个期待实现的梦想,所以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的向往。 总结:诗人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因为我们都正幸福的生活着。我想我们应该感谢郭沫若,感谢所有中国人那份永不放弃的期待,因为期待,所以努力。最后,让我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再一次重温诗人的这份梦想,再一次品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请大家再次朗读这首诗。 结束语: 返回目录 ——郭沫若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1、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2、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理想的奋斗精神 3、培养爱国情怀 发展方面:1、培养学生搜集和提炼知识的能力 2、朗诵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3、联想的想象的能力、合作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开始学习 目录: 1.教学目标 2.教学难点 3.导入新课 4.作者简介 5.写作背景 6.学习字词 8.练习巩固 9.结束语 7.新课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二)过程与方法: 诗歌主要通过在朗读体会情感,所以采取视频示范朗读,学生反复朗读展开 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理解作者思想情感 3.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2.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返回目录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并学会正确运用 返回目录 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难点: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天上的街市》。 返回目录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省乐山客家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返回目录 这首诗最初发表于1922年3月出版的《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1921~1922年,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事实,作者感到极大的忧愤。他从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联想到街灯,于是写下了《天上的街市》(原题为‘天上的市街’)这一富有想象力的诗篇 返回目录 字词学习: 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一定像这样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珍贵而稀有的物品 闲游:悠闲的游逛 返回目录 用心聆听范读,一起神游天上的街市。 感受意境之美 返回目录 诵读建议: 1、读准字音; 2、把握好节奏及语速; 3、融入感情。 1、明确联想、想象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返回目录 2、讲解第一节诗。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第一节诗中有两处联想,请找出来。 明确:街灯→ 明星 明星 → 街灯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