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 主讲人:邓先立 时间:2013年1月20日 14:00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运动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①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百家争鸣);②医药知识的积累(扁鹊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③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直接观察法(解剖方法)和间接观察法(是把活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心主身之血脉”。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地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确立奠定了基础,也是继承发展的基石。《内经》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的生理机能。《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提出:“观其脉诊,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 (2)治疗技术的发展:①药物疗法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专著。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寒病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七情六合”的药物配伍理论。《内经》载13方。②针灸技术的发展:针灸疗法早于药物疗法,产生于新石器时期。记载了逢时补泄、迎随补泻、疾徐补泄、深浅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泄、提插补泻等多种操作方法。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在汉代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倡“寸口诊法”;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侯学专著;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成果较多的时期。 张仲景的《三因方》共18卷,将病因分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 刘完素 创河间学派,倡导火热论。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化火化热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张从正: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李杲:倡言“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朱震亨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 明代命名学说的产生,为医学添加了新的内容。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的重要性,尤其对养生防病及慢性疾病和老年病的康复治疗有指导意义。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吴有性,著《温疾论》创“戾气”说,温疾病的病因有卓越之见。 叶桂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 薛雪,著《温热条辨》 对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做阐述。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症的有效方剂。 近代与现代:(近代)呈现出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