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金烤漆工艺流程概述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及预防 CISS 前言: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 早期及远期预后更差 急性期干预措施:基本一致 二级预防措施不同 本节只探讨诊断和预防 心源性卒中(Cardiogenic Stroke):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特指心脏本身栓子脱落、或经过心脏的栓子 心源性栓子(cardiac sources of emboli)导致的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 or Cardiogenic Brain Embolism, CE)。 流域性梗死; 分水岭梗死:CO下降,微小栓子 心源性栓子不仅致心源性卒中(含小卒中),也可仅致TIA 既往多习惯将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的栓塞 (主动脉源性脑栓塞,Aortogenic brain embolism)作为心源性卒中的一部分,CISS将其纳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范畴 前言:心源性卒中及相关概念 徐安定, 等. 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策略,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5 诊断率还远远低于实际发病率 漏诊原因: 对心源性脑卒中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 导致心源性卒中的原因众多,有时不借助于一些特殊的检查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最为重要的漏诊:阵发性AF,占10%或更高。 诊断依赖于直接发现心源性栓子栓塞证据,但更为重要的是依赖于发现CE的病因(高危因素)的证据 一、心源性卒中的诊断 徐安定, 等. 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策略,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5 1.1 心源性卒中的病因 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房扑(无论是否有左房血栓或自发性回声增强) 二尖瓣狭窄 人工心脏瓣膜 四周内心肌梗死 左心附壁血栓 左心室室壁瘤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肯定的病因 扩张性心肌病; 射血分数35%; 心内膜炎 心腔内肿瘤 伴血栓形成的PFO; 在脑梗前有DVT或PE的PFO 主动脉弓斑块表面漂浮性血栓 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plan LR, et al. New approach to stroke subtyping: The A-S-C-O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of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9,27:502–508 PFO合并房间隔瘤 伴DVT或PE的PFO(非卒中前) 自发性回声增强 左室心尖运动障碍合并射血分数下降(但35%) 仅病史提示的心肌梗死或心悸合并多发脑梗死(双侧前循环或前后循环同时受累) 腹部CT/MRI或尸检发现系统性栓塞表现(如肾、脾、肠系膜栓塞)或下肢动脉栓塞 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plan LR, et al. New approach to stroke subtyping: The A-S-C-O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of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9,27:502–508 1.1 心源性卒中的病因 可能的病因 单纯PFO 单纯房间隔瘤 瓣膜股 二尖瓣环状钙化 主动脉瓣钙化 左室非心尖运动障碍 厚度4mm的主动脉弓斑块 可能性较小的病因 1.2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概述 年长严重卒中(NIHSS≥10;年龄≥70岁)。 既往不同动脉分布区栓塞 ① 空间多发 (前后循环同时梗死,双侧梗死) ② 时间多发(不同年龄的梗死灶) 其他系统性血栓栓塞的征象(肾脏和脾脏的楔形梗死, Osler splits; Blue toe-syndrome) 梗死血管分布主要是皮层;或者皮层下大灶豆动脉区梗死 MCA高密度影(无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闭塞大血管快速再通(反复神经超声评价) European Journal of Echocardiography (2010) 11, 461-476 欧洲超声相关指南推荐,以下之一情况者,应考虑心源性卒中可能 1.2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概述 详细病史询问及体查:全身、神经系统(含神经血管学) 结构影像学寻找支持CE的证据。 神经血管学的完整辅助检查,脑血管、包括下肢静脉 各种心脏检查: 心脏结构学:彩超,高分辨MR,多排CT 系统筛查房颤等心律失常证据,包括各种心电检查和临床评分 TCD发泡试验:协助PFO诊断 临床评分法确定房颤患者的卒中危险分层。 血液学/基因学检查指标,协助确定缺血性卒中/TIA的病因,包括各种CE的病因。 徐安定, 等. 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策略,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5 类型 临床特点 发作特点 治疗意义 阵发性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