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 ?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 ? ??? 1.西周伯阳父: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注: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属朴素唯物主义。 ? 2.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注:史伯强调只有相互差别、矛盾、斗争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动力,完全相同反而不利于事物的发展,属于朴素辩证法思想。 ? 3.史墨:“物生有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耦(配偶)。” 注: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属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 4.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掺和。 注: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 ? 5.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 注: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对立面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可见上述命题包含了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 6.《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由于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因此《老子》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属于古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 7.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注:万物都生成于“道”,又复归于“道”,也可以说就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8.老子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注: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 ? 9.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注: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生死福祸,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事万物的生灭。可见孔子心目中天是有意志的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 10.老子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注:认为微小变化经过量的积累会引起巨大的变化。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 11.墨翟:“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曰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注:他的第一个标准以过去的间接经验做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因而强调了逻辑证明的作用;他的第二个标准以多数人的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属唯物主义;他的第三个标准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主张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检验认识,属唯物主义。 ? 1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注: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 13.《庄子.天下》所载:“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注:有限之中有无限,说明宇宙在微观的无限性,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 14.庄子:“人之生,气之聚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注: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生命都是气凝聚的结果,人的生死都是气的变化,人死即交归于大自然,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 15.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 注:他认为,“坚”的性质既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它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 ? 16.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已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文档评论(0)

1974wangp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