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面排水 水产生的有害影响 ⑴使无粘结粒状材料和地基土的强度降低。 ⑵由于移动车辆产生高动水压力,会使路面基层的细颗粒产生唧泥, 使面板失去支承。 ⑶混凝土路面因板底脱空产生错台、开裂和整个路肩破坏。 ⑷在冰冻深度大于路面厚度的北方地区,高地下水位会造成冻胀,并 在冻融期间降低承载能力。 ⑸水使冻(膨)胀土产生不均匀冻(膨)胀。 排水问题的重要性: 国外的一些对比分析和试验路段观察结果表明,设置完善的路面排水 设施的路面,其使用寿命要比未设的提高 30% (沥青混凝土路面)和 50% (水泥混凝土路面)左右。 排水设计的原则 1、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排水沟渠宜短不宜长,就近分流。 2、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 3、进行调查研究,全面规划,还应与路基防护加固相配合。 4、尽量不破坏天然水系。 5、就地取材,讲究经济效益。 6、尽量阻止水进入路面结构,并迅速排除路面结构内的水。 路面排水系统的组成 路面表面排水 方式:主要通过设置横坡,迅速排除降雨。 中央分隔带和路肩排水 方式:主要采用设置排水盲沟的方式。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方式:通过设置排水垫层 基层。 接缝 设置接缝的理由 (1)水泥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 (2)施工工作缝; (3)混凝土面板的热胀冷缩 温度均匀变化时:水平拉伸、水平压缩 温度不均匀变化时:白天,面温度高于底温度,水泥板中部有向 上隆起的趋势,受阻后,顶面受压、板底受拉;夜晚,相反; 为此,主动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用接缝划分为小尺寸板块。 横向接缝: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接缝,包括缩缝、胀缝和工作缝 缩缝:为保证板因温度和湿度的降低而收缩时沿该薄弱断面缩裂,从而避免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的缝。 胀缝:为保证板在温度升高时能部分伸张,从而避免产生路面板在热天的拱胀和折断破坏而设的缝,同时胀缝也能起到缩缝的作用。 施工缝:因施工不连续,暂时停止施工时而要设置的缝。常设置在缩缝、胀缝位置处,必须添加传力钢筋,保证纵向整体性。 传力杆:对交通繁重道路,为保证混凝土板间有效传递荷载,防止形成错台等病害,在胀缝处板厚中央设置的传力钢筋。 设置胀缝位置:在邻近桥梁或其它固定构筑物处、与柔性路面相接处、板厚改变处、隧道口、小半径平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纵坡变换处。 缺陷:薄弱环节;施工不便;传力杆设置不当(未能正确定位)使胀缝处的混凝土碎裂;渗水;砂石进入胀缝后,造成胀缝处板边挤碎、拱胀;引起行车跳动;填缝料又要经常补充或更换。 我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胀缝应尽量少设或不设。 减少胀缝措施: 增大基层表面的摩阻力 在气温较高时施工 横缝的构造与设置 胀缝的构造 由于缩缝缝隙下面板断裂面凹凸不平,能起一定的传荷作用,一般不必设置传力杆,但特重和重交通的道路,横向缩缝应加传力杆;其它各级交通的公路上,在邻近胀缝或路面自由端部的3条缩缝内,均宜加设传力杆。 缩缝的构造 缩缝间距一般4~6m,同板长,根据气温状况、地质水文情况选择。如:5m×4m的板块,按5m固定间距设置缩缝。 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需设在缩缝之间时,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施工缝的构造 施工缝一般尽量选择在胀缝、缩缝处设置,构造与重交通的缩缝构造相似,或者选用企口缝。 纵缝的构造与设置 纵缝:平行于行车方向的接缝,用来控制路面板因翘曲应力与荷载应力共同作用下产生不规则的纵向裂缝; 1、混凝土摊铺机仅能摊铺一个车道宽度,纵缝做成真缝形式(平头缝) 2、混凝土摊铺机全路幅摊铺,摊铺宽度两侧做成真缝;摊铺宽度范围内按照车道宽度设置纵缝,做成假缝或者企口缝; 纵缝的设置 1、根据路面设计宽度,按3-4.5m设置,一般等间距。 2、一般选择在车道标线处;靠近中央分隔带的内侧车道,路缘带与车道间不另设纵缝;外侧车道,纵缝外移路缘带宽度; 拉杆的设置 拉杆:指用于纵缝,以保证板块间沿道路横向的联系为主要目的设置的钢筋。一般采用长度50-70cm,直径18-20mm,间距1.0-1.5m。 拉杆设置要求:一般纵缝应设拉杆。 ? 传力杆钢筋布置 纵缝拉杆钢筋布置 分别是什么缝? 纵横缝的布置 目前国外流行一种新的混凝土接缝布置形式,即胀缝甚少,缩缝间距不等,按4、4.5、5、5.5、6m的顺序设置,而且横缝与纵缝交成80o左右的斜角,如设传力杆,则传力杆与路线平行,其目的是使一辆车只有一个后轮横越接缝,减轻由于共振作用所引起的行车跳动的幅度,同时也可缓和板伸张时的顶推作用。 纵缝与横缝一般垂直正交,纵缝两旁的横缝一般成一条直线。 横缝间距:4~6m(缩缝),我国缩缝间距5m; 纵缝间距:3-4.5m,我国车道宽度3.75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