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冷装置设计第四章.
第4章管道设计
制冷装置能否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除了合理选择压缩机及各种设备附件外,在很大程
4.1氨制冷系统的管道设计
氨制冷系统的管道设计必须符合制冷原理,并根据制冷工艺要求进行。必须保证制冷机
4.1.1管道要求
1.管道坡度
主要制冷剂管道应保持一定必要的坡度和坡向以4-1。
表4一l系统管道坡度方向
倾斜方向 倾斜度(%) 制冷压缩机排气至油分离器的水平管段 向油分离器 l~2 与安装在室外冷凝器相连接的排气管 向冷凝器 l~2 制冷压缩机水平吸气管 向低压循环桶或氨液分离器 2~3 冷凝器至储液器的水平供液管 向储液器 2~3 液体调节站至蒸发器的水平供液管 向蒸发器排管 1~2 蒸发排管至气体调节站的水平回气管 向排管 2-3 气体调节站至低压循环桶或氨液分离器的水平回气管 向低压循环桶或氨液分离器 2-3
2.管道伸缩弯
在管道直管段,当低压管超过lOOm、高压管超过50m时,为防止管道由于热应力被破
伸缩弯半径通过计算管道的膨胀量而确定。即
L=KLΔt (4一1)
L为管道的膨胀量();K(℃-1),K=6.9×10-6℃;L为管道长度(m);Δt为(℃)。
采用图4-1a所示伸缩弯,以L/4值查表4-2确定其弯曲半4一lb所示伸缩弯,以L/5值查该表确定弯曲半径。
表4-2每个90。弯头的允许膨胀量
/mm 管径/mm 300 380 510 760 1015 1270 1.525 1.780 2030 2280 2540 280( 允许膨胀量/mm 25 6 9 19 44 80 50 3 6 13 25 44 71 98 137 64 6 9 22 38 57 83 114 146 76 3 9 16 29 48 67 92 121 152 90 6 16 25 41 60 79 105 133 100 6 13 25 38 50 73 95 12l 146 113 13 22 35 48 64 86 108 133 125 9 19 29 41 57 76 95 117 143 150 9 16 25 35 49 64 79 98 121 200 13 19 25 38 48 64 76 92 250 16 22 29 38 50 60 73 300 19 25 33 4l 60 64
3.管道加固
制冷系统管道,特别是压缩机吸、排气管道,因为气流脉动等因素产生振动,为防止管道开裂泄漏,必须用管架支撑、安装牢固。管架可用Q235钢的角钢制作,用u形双头螺栓34.323MPa98.066MPa计算。沿墙敷设的管道可用
制冷压缩机排气管及排气总管以及有冲击和振动的管道吊杆,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吊杆问
管架的间隔距离取决于管架承受的垂直方向的载荷。最大允许间距应满足两方面的要.足满足管道强度的要求,防止管道受垂直方向力的作用而弯曲破坏;二是对于坡度要4-3。
4-3氧和盐水管道吊点最大间距
/mm)×不带隔热层带隔热层
(管壁厚/mm)气体管氨液管气体管 氨液管盐水管 10×2.0 1.05 0.27 14×2.0 1.35 0.45 18×2.0 1.55 0.60 22×2.O 1.95 1.85 0.75 O.756 0.76 32×2.2 2.60 2.35 1.02 1.02 1.02 38×2.2 2.85 ‘2.50 1.20 1.16 1.16 45×2.2 3.25 2.80 1.42 1.40 1.40 57×3.5 3.80 3.33 1.92 1.92 1.90 76×3.5 4.60 3.94 2.60 2.42 2.42 89×3.5 5.15 4.32 2.75 2.60 2.60 108×4.O 5.15 4.75 3.10 3.00 2.95 159×4.5 7.65 6.10 4.56 4.30 4.25 219×6.O 9.40 7.38 5.90 5.40 273×7.0 lO.90 8.40 7.35 6,55 325×8 12.25 9.40 8.66 7.55 377×10 13.40 10.40 10.00 8.70
正常间距应为以上最大间距的0.8;若管道拐弯处或管道上有阀门等附件时,应于管道
600mm,并尽可能将吊
108mm时,可采用
3m;当管径小于108mm时,采用2m,排气管在拐弯处必须设一支架。
机房内的管道宜集中布置,集中使用管架,压缩机吸、排气管道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用materialstudio软件制作CaTiO3的晶体结构..doc
- 利用MATLAB实现循环卷积..doc
- 利用MATLAB模拟光纤传光..doc
- 利用MATLAB编写FFT快速傅里叶变换..doc
- 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反演中国东海叶绿素浓度及SST年际变化的研究..docx
- 利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群体的相对细胞数量..docx
- 利用scroll的局部刷新功能..docx
- 利用“数形结合”巧解初等数学问题..doc
- 利用单片机进行电流检测..doc
- 利用坏的节能灯改造为LED灯..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