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组织设计(上)分析

第七篇 施工组织设计 7.1编制依据及说明 1、广州地铁二号线【轨道工程】招标文件以及各类相关资料图纸;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3、铁道部行业标准《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1996);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1992); 5、《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1996); 6、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组织的标前会以及施工现场实地调查所获资料; 7、《地下轨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9、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汇编的《广州市区施工规定》; 10、广州地铁二号线【轨道工程】招标文件补充通知一、二、三号文和变更设计图。 在认真学习、领会招标文件和有关设计文件后,我们根据一标车辆段和琶州至赤岗正线的工程特点,结合我公司的施工实力以及特长、技术、机具设备配套能力,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对各施工工序衔接、互相协调等方面进行技术措施可行性论证后,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稳工期,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7.2工程概况 广州地铁二号线从琶州向西经海珠、越秀、白云三区至江夏,横跨广州市区的主要文教、科研、商贸、交通、旅游区。 本标段的施工范围为琶州—赤岗(里程:YDK0+037~YDK3+810.4)和车辆段内线轨道工程。位置平面图见(广州地铁-01),正线长3.773公里(双线);出入段线长1.005公里(地下线部分、单线);折返线长0.248公里(单线);车辆段内线长13.376公里(出入线地面部分、单线)。共有琶州、新港东、磨碟沙、赤岗四个站,车辆段位于磨碟沙站和新港东站之间南端。线路平面图见(广州地铁-02) 7.2.1工程特点 按照线路走向和车辆段所处的位置,根据招标文件设计意图和标前会澄清有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经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本工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施工工期紧:正线整体道床施工工期只有5个月,工期十分紧张,充分考虑到地铁施工的特点,这就要求前期准备工作要十分完善。 施工干扰大:施工中与其他施工单位配合较多,接触的单位有土建、机电、电气、房建等,必将对我方施工造成一定影响,在施工中如何互相紧密配合,减少相互间的干扰是本工程的重点。 7.2.2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及技术条件 (1)、直线和半径大于200m的曲线地段,均为1435mm的标准轨距,半径=200~151m时, 轨距加宽至1440mm,半径=150~101m时, 轨距加宽至1445mm。 (2)、最大行车速度为80km/h; (3)、最小曲线半径:区间正线一般地段为400m,困难地段为350m, 车站正线一般地段为1000m,困难地段为800m, 辅助线一般地段为200m,困难地段为150m。 (4)、线路坡度:区间最大坡度一般为25‰,困难地段为30‰,车站正线一般为3‰,不大于5‰, 辅助线最大坡度35‰,折返线2‰,两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等于2‰时设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一般地段为5000m,困难地段为3000m,站端为3000m,两竖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小于50m。 (5)、列车按6辆编组,全长140m。 (6)、正线采用60kg/m高碳微钒钢轨(PD3),标准轨长25m,曲线采用厂制标准缩短轨,钢轨接头应采用对接,当采用缩短轨接头对接有困难时,可采用错接,错开距离不小于3m,但轨道电路的两绝缘接头相错量严禁大于2.5m,正线及辅助线上钢轨,除道岔和道岔间不足25m地段外,均设1:40轨底坡,轨底坡一般设于轨枕上。地下正线及辅助线直线和曲线半径大于等于250m地段,均铺设无缝线路。 (7)、轨道设计荷栽:轴重16t,固定轴距2.5m,转向架中心距15.7m。 (8)、两相邻道岔间插入短轨的最小长度,满足《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表3.4.3的规定,道岔:地下正线及辅助线采用下列道岔: GDT-GD-301整体道床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 GDT-GD-302整体道床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 GDT-GD-303整体道床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 (9)、轨枕:正线及辅助线均铺设钢筋混凝土短轨枕,铺设标准:直线及半径大于400m曲线地段,且线路纵坡小于20‰为1680对/ km;当曲线半径小于等于400m或线路纵坡大于等于20‰为1760对/ km,轨枕间距除缓冲轨按《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附表B中的a、b 、c值布置外其余均按等间距布置。 (10)、扣件:地下正线及辅助线均采用单趾弹簧扣件,地下正线及辅助线整体道床道岔地段采用其专用配套扣件。 (11)道床:正线及车辆段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