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度文库承台施工专项方案讲述
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地理位置及工程概述12.2既有道路现状23.设计概况23.1主要技术标准23.2承台设计33.3主要工程数量34.施工安排34.1工期安排34.2机械配置34.3施工人员配置45. 施工方法55.1施工程序55.2施工工艺流程55.3其他施工注意事项126. 质量保证措施136.1钢筋质量保证措施136.2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146.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147.安全保证措施158.工期保障措施189.雨季施工措施1910.现场消防保卫措施2111.环保文明施工技术措施2112.交通疏解、占道施工措施221.编制依据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3)《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铁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3]52号局部修订条文4)《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版)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0)《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15)《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 722-2008)16)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成熟的施工工艺和科研成果2.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及工程概述1)太和站~竹料站~钟落潭站(一)区间(土建7标)在竹料站前约2.5公里出洞口,沿着105国道路中敷设。该段现状白云大道道路净宽30.6~31m,设置双向6车道+两侧硬路肩。道路两侧为按60m红线留的绿化隔离带和道路排水设施。路侧现状建筑物较为密集。标段设计起点里程YDK26+667.143,设计终点里程YDK32+972,全长6304.857m。其中高架区间长6101.559m,路基段长203.298m,路桥分界里程YDK26+870.441。2)竹料站为十四号线主线的第五座站,车站位于广从公路马沥村段,沿广从公路南北向路中布置。站位所处的105国道现宽30m,远期规划为60m宽。站位位于105国道与纲领大道交叉口南侧地块内,西侧有广美纸制品有限公司、黎民行李车厂、汽车修理厂;东侧为御福酒家、木门厂。周边规划以工业、居住用地为主。车站为路中高架三层双线侧式站台车站,总长度为120.00m,标准段宽度为22.90m,标准段高21.32m。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其中2个出入口位于105国道两侧。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28+840.000,设计起点里程为YDK28+780.000,设计终点里程为YDK28+900.000。2.2既有道路现状1)路面及桥涵现状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板块尺寸为5×3.75m。从全线情况看,工程范围内大部分路面板块较完好,无大面积裂缝、错台和脱空现象,路面总体状况较好。全线小桥及涵洞较多。2)管线现状原公路两侧管线密布,现状管线主要是电信管道,现状电信管分布在道路两侧车行道外,运营商包括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广东盈通、部队等,总管孔数为34孔~40孔,埋深0.25~2不等。3)地形地貌本项目基本顺流溪河成北向东延伸,沿线地貌主要为河流冲积平原或阶地地貌单元,两侧为低山丘陵地貌,线路沿线较多房屋建筑物、高架桥、流溪河支流、流溪河、农田、果园、城市道路等,线路地形起伏较大,线路地面标高约15~55m。4)气候气象广州市受季风环流所控制,冬季处于极地大陆高压的东南缘,常吹偏北风,且恰在冷暖气团交绥地带,气象要素变化大。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及南海低压槽的影响,常吹偏南风,由于暖湿气流的盛行,气候高温多雨,因而摆脱了回归干燥带及信风带的影响,而表现出季风气候的特色。受低纬海洋湿润气流的调节,夏季不像中国内陆长江流域一些盆地那样酷热。广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常夏无冬,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四季树木常绿,花果常香,鱼虾常鲜。但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和低温阴雨也常出现。3.设计概况3.1主要技术标准桥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钢结构防腐体系使用为20年。车站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