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物理复习提纲及部分答案.
复习题考试时间2012-6-13 上午10:00-12:00闭卷考试第一章 天然地震什么是震级和烈度?(p1-2)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仪器观测)表示地震波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是一种定量的描述,用“M”表示。 烈度:按一定的宏观(即野外场地调查)标准,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是一种定性的描述,用字母“I”表示。地震有哪些分类?(p2)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地下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全球90%以上的天然地震都是构造地震。有感范围可以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火山地震:火山作用,如喷发、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常发生在火山喷发之前,与岩浆向火山口方向上升和熔浆中气体压力的骤减有关。火山地震占全球发生地震的7%。 陷落地震:地层陷落,如喀斯特地形、矿坑下塌等引起的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所谓技术性地震,这主要是建造水库和向钻孔中注水所致。陷落地震占总数的3%。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天然地震,又称正常深度地震。大多数地震都为浅源地震。释放大量能量的浅源地震(M=7.0或M=6.5)的频度是中深源地震频度的3.5倍,是深源地震频度的12.5倍。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之间的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地震。目前已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深源地震约700 km。有时将中源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按震中距分类 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 近震:震中距小于1000km的地震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的地震按地震强度(震级)分类弱震:M<3的地震。有感地震:M=[3,4.5]的地震。中强震:M=(4.5,6)的地震。强震:M>=6的地震。M=8的地震称为巨大地震。什么是群速度和相速度?(p19)单色(一个频率)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波的同相面(波阵面)的传播速度称为相速度。 由于频散现象,各种频率的波都以各自的速度传播着,在传播过程中会相互叠加,于是形成的合成振动的图像是复杂的,它与原来各个波的振动形式不同。合成振动的振幅是变化的,我们用合成振动振幅的极大值传播的速度来表示其速度,就是波的群速度。面波和体波有何区别?(p20)体波可以在没有边界的均匀无限介质的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有P波和S波两种。 面波是体波在界面附近衍生出另一种形式的波。面波只能沿着界面传播,只要离开界面即很快衰减。面波有许多类型,它们的传播速度比体波慢,因此常比体波晚到,但振幅往往很大,振动周期较长。面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有什么关系?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远离震源的地方这两种波动就分开,纵波先到,横波次之。因此纵波又称P波,横波又称S波。在没有边界的均匀无限介质中,只能有P波和S波存在,它们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所以叫做体波。但地球是有限的,有边界的。在界面附近,体波衍生出另一种形式的波,它们只能沿着界面传播,只要离开界面即很快衰减,这种波称为面波。面波有许多类型,它们的传播速度比体波慢,因此常比体波晚到,但振幅往往很大,振动周期较长。如果地震的震源较深,震级较小,则面波就不太发育。 比较三者速度大小关系:纵波横波面波什么叫面波的频散现象?(p19)瑞利面波和勒夫波均成群出现,每一群表现为一列波,每列波各自的频率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这种现象称为面波的频散现象。球对称介质中的本多夫定律具有什么含义?(p13)本多夫定律:表示相邻射线之间的关系。本多夫定律的公式表述:本多夫定律的第一式表示地震波的真速度和视速度的关系。本多夫定律的第二式表示射线参数与波的走时曲线的关系,由走时曲线的斜率可求出射线参数P。什么叫震相?都有哪些震相?不同震相的辨认依据什么特征?(p33)震相:在地震图上显示的性质不同或传播路径不同的地震波组。震相有体波震相(纵波类和横波类)和面波震相;就波的震中距而言,有近震震相和远震震相;就深度而言,有浅震震相和深震震相。不同震相的辨认依据: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何为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与动力学特征?震相的到时,即震相的时距关系特征称为运动学特征。震相的相位、振幅、周期称为动力学特征。天然地震的地震参数有哪些?哪些为运动学参数?哪些为动力学参数?(p40)天然地震的地震参数包括发震时刻(t0)、震中位置(Φ,λ)、震源深度(h)、及震级(M)五个参数。运动学参数: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动力学参数:震级第二章 人工地震说明什么是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p9)直达波:从震源点出发不经反射或折射直接传播到各接收点的地震波。反射波:地震波在传播媒介中碰到不同媒介的分界面,由该分界面返回原传播媒介的一种地震波。折射波:地震波在传播中遇到下层的波速大于上层波速的弹性分界面,而且入射角达到临界角(使透射角为90°)时,透射波将沿分界面滑行,又引起界面上部地层质点振动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