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姓起源
牛姓起源牛姓是中国十大古姓(姒、虞、嬴、子、风、金天、偃、高阳、陶唐、牛)之一。根据清代著名的姓氏研究专家张澍编著的《姓氏寻源》中:“牛出陇西,本自殷。”的记载,牛姓远祖,可一直追溯到中华人文始祖----黄帝。黄帝生玄嚣,玄嚣生极,极生帝喾。帝喾即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五帝”之一,称高辛氏。高辛氏子曰:后稷、契、尧、挚(同父异母)。尧的生存年代约在公元前23世纪,其兄契在舜帝时,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任命为司徒,管理臣民,封于商,赐姓子氏,其14世孙成汤,率天下诸侯打败了荒淫无道的夏代最后一个君主桀,从而建立了商朝。牛姓的起源,史书中多有记载。如《唐书·世系表》载:“周武王讨商纣,立其子武庚,更封微子【1】为宋公,以奉汤祀。其裔宋司寇牛父【2】之后,以王父字为氏。”“王父”就是祖父,根据郑樵《通志·氏族略》载,以王父字为氏系周代宗法制度所定。同样,在西汉黄门令史游所撰《姓氏急就篇》、唐代太常博士林宝所撰《元和姓纂》、宋代邵思编著的《姓解》、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编著的《通志·氏族略》、宋代邓名世所撰《古今姓氏书辩证》和明代陈士元编著的《姓觽》中均有类似的记载。关于牛姓的起源,清康熙四十二年(1704)河南济源市南官庄《牛氏家谱? 族谱旧序》中这样写道:“殷纣无道,狎侮无常,毒痡四海。其庶兄微子隐而去之,以存宗嗣。去之时举目过午,以‘午’字出头,因以为姓,此牛姓之所由来也。”此说法在众多的《牛氏家谱》中均有记载,如清道光元年(1821)河南省鄢陵县牛集《牛氏谱序》、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河南偃师杨村《牛氏家谱·序言》等。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查不到原始的史料,但牛姓是微子之后,应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在山西壶关东南五里出土的唐代牛景、牛进、牛义备墓志和洛阳出土的隋代牛谅墓志中皆有:“昔皇(黄)帝与夫人游房泉,感天牛而生子,遂命之氏,累代封为陇西公。”如此记载的“因生赐姓”说,在安徽黄山《牛氏宗谱?陇西牛氏宗谱新序》、湖北《蕲水牛氏宗谱》和《兴山牛氏宗谱》中有“牛氏乃黄帝之后,黄帝四世孙名牛黎,后以祖字为氏,此牛氏得姓之始也!相传至周,郡望扵陇西,故曰陇西牛氏!鼻祖献公,始为平王副车。周东迁,仕秦为司马,子孙袭职。”如此记载的“得姓牛黎”说,都与黄帝有关。然而在商代以前,汉族牛姓史无记载,最早出现牛姓始自微子。因此我窃以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具备说服力。综上,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知道:牛氏,系出子姓,源于宋国,祖根商丘。黄帝是中华牛氏的远祖,微子是牛氏的起始祖,牛父是牛氏的得姓祖。在此值得指出的是,宋微子之后当中,除牛姓外,以王父字为氏的还有孔、乐、边、鱼、皇甫等13姓,以王父“名”为氏的,还有微、仇、求、获等15姓。这些同牛姓一样以微子启为起始祖的孔、乐、边、鱼、皇甫、微、仇、求、获等28姓都同牛姓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另外,在历史发展中自愿由旁姓而改为牛姓的如今已是牛姓中的成员,如纳西族、满族及藏、回、彝、白、土家、蒙古、东乡、朝鲜等兄弟民族中的牛姓,则都是为中华民族牛姓大家庭中的一员。【1】微子微子本名启,因做王子时封于微(今山东微山一带),爵位属子,故称微子。孔子曾把他与比干、箕子并称为“殷之三仁”(见《议语》微子篇)。据《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和《尚书·微子篇》记载,微子系商纣王庶兄(二人为同父同母所生,但微子为兄,其生时父帝乙尚未继承王位,母仍处于妾的地位,故称庶兄。及至纣生时,父已为王,母亦为正妃)。纣自幼能说会道,及长则体格健壮,力大无比,可以把九头牛拉着向后退,深得其父喜爱。待立太子时,其父和太史等便借“立嫡以贵不以长”的宗法,把纣王立为太子,得以继承王位,成为第三十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商王,微子则成为他的卿士,共同维护商王朝政权。但纣王荒淫无道,民不聊生,微子启多次苦劝却无济于事(后来大臣比干以死相谏被剖心),一片忠心报国无门。史载,其时微子“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遂求教朝中三公之一的父师箕子(据考证箕子后去朝鲜),最终听取了箕子“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的忠告,为保存宗嗣,便毅然决定离开王宫。周王朝建立,武王平定武庚叛乱后四处寻贤,把众口皆碑且因反对商纣王而出逃在外的商朝皇族微子启(一说为微仲衍)请回,“封微子为宋公,以奉汤祀(《唐书·世系表》),后世遂称之宋微子。”宋国(今河南商丘)即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宋微子亦即宋国开国君主,也是牛氏的起始祖。【2】牛父牛父,是宋戴公的孙子,宋武公的侄子。宋武公时任司寇(掌管刑狱)。《左传·文公十一年》有这样的记载:“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谷甥为右,司冠牛父驷乘,以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皇父二子死焉。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鄋满是狄族的一支,又称长狄,相传为防风氏的后代。在夏商时代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