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才发和平与发展当代世界的主旋律.
宋才发:和平与发展:当代世界的主旋律
和平与发展:当代世界的主旋律
宋才发
一、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客观依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个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自列宁提出“和平共处”的理论原则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当代世界国际形势的精辟概括。1985年3月4日他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
和平与发展理论的提出有其充足的客观依据,概括地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始,世界形势发生了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出现了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形成了强大的“第三世界”;二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三是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裂痕。再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便由原来的“两极格局”逐渐演变为“多极格局”。这种局面就是邓小平所说的东西南北关系。其中,“东西关系”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北关系”是指地处北半球的发达国家同地处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这两大关系中,东西关系的实质是“和平问题”,南北关系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此,和平与发展理论正是对“东西南北”关系这一国际新格局的实质性概括。
第二,争取全球范围的和平是当代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列宁早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指出,战争问题“从1914年起,就成为世界各国全部政策中的基本问题,这是一个有关千百万人生死存亡的问题。”2战后两个超级大国军备竞赛的历史及其所推行的霸权主义行径,促使世界人民日益觉醒,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逐步形成为一支和平力量的巨流,和平的时代潮流要求各国人民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要求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战后40多年除了发生某些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之外,世界战争始终没有爆发,正是世界各国维护和平的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三,发展经济是当代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邓小平曾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中说过:“发展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掠夺和控制。”3目前第三世界国家负债累累,外债已高达1200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孕育着世界规模更大的经济动乱,而后者将给整个西方经济以毁灭性的打击。“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可能没有出路。”1不解决南北问题,人类的发展将遇到困难。在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根本问题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世界上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抗衡,说到底是经济实力(或国力)的较量。在整个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占有显赫的地位,各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对外经济关系,力求把本国的发展同世界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新技术革命、经济改革和增强国际经济合作,相互促进,也成了当代不可抗拒的潮流之一。
二、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实质是促成和建构当代国际新秩序
研究国际关系应该重视宏观和整体的综合研究,必须把研究世界格局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放在重要地位。从一般意义上说,“世界格局”、“国际关系体系”与“世界政治结构”的含义是相近的。国际关系体系发展的方向与性质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当代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实质性变化总是与或大或小的结构改造相联系,与各国外交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相联系。国际关系体系演变的诸种过程,之所以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连,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业已形成的关系不断受到破坏,旧的关系不断地被新的关系取代。一个体系在发挥功能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同时又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功能作用。国际关系体系的功能机制在某种意义上乃是诸种规律之和,它显示了这一体系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均具有生命力,它使这一体系中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均势。对于完整的体系来说,保持动态均势的原则具有普遍功能法则的性质。列宁在谈及国际关系体系特点时也说过:“……而每个国家又生存在许多国家构成的体系中,这些国家彼此都处于一定政治均势的体系中。”
这里所论及的“体系均势”虽然指的是国际关系体系,但同时也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各国所采取的导致实现不同目标的行动。所谓体系为实现均势所作的努力,指的则是各国旨在打破均势、维持均势或恢复均势而采取的针锋相对行为导致的冲突。于是,这一体系得以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譬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格局是在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国际关系体系以欧洲为中
文档评论(0)